王鏊
【注释】谢橘:以谢意赠答他人。匏庵:作者的朋友。高林:高大的树林。万星攒:众多星宿聚集。太官:古代宫廷内掌理膳食、祭祀等事的小官,此指御膳房官员。素定:指诗家评定诗歌的高低优劣的标准。闽南:福建省南部地区,今属厦门市。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匏庵的酬答之作。首句写谢橘时对柑桔品种的高下进行了品评。次句说明自己不赞成诗家评说,因为诗家所论的不过是柑桔的外表和色泽
【注释】 破暝:破晓。 雀乳:鸟巢,这里指小麻雀。 鸠鸣:斑鸠的叫声。 无一事:没有什么事情。 卷帘:打开窗帘。 独坐:单独坐着。 对青山:面对青山。 【赏析】 《对山》是一首描写山居闲适生活的诗。首句写诗人晨起,推开窗子,看到朝阳已高照屋檐之间,于是推门出去,看见小鸟在筑巢,小黄鹂正在啼叫,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悠闲。第二句是说诗人醒来后什么也没做,只是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第三句写诗人起床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重点诗句的意象进行分析。“一声促织破秋鸣”,写蟋蟀声声入耳,秋天到了。“远客无端意自惊”,诗人因听到蛩鸣声而心神不宁,感到孤独凄凉。“忆著年年儿女戏”,回忆起儿时每年秋天,孩子们聚在一起玩斗蟋蟀。“雕盆相对斗输赢”:用雕刻成各种花式的盆子比赛,蟋蟀是输家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名句的理解能力。作答本类型试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同时根据题目要求圈出关键词,然后进行解读。此诗是诗人在归家途中,于德州口口占的一首小诗。首句写舟发河西,冰塞川流,败林枯叶总萧然。“舟”指船。“塞”指堵塞。“冰塞川流”即冰封河流。“败林枯叶”,指树木凋零,落叶遍地。这两句写冬末初春的景色,表现了旅途中的艰苦和寒冷
【注释】 青溪:指江水。望阳山:山名,在今安徽宣城。逶迤:曲折。卧对:坐船时面向。高人所居处。高人:指隐者。何处:何处有。白云红叶:形容秋天景色。影离离:树影稀疏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游览了望阳山后,乘船沿江而下的所见所感。诗中描写了青山绿水、清流弯弯和隐者高人的生活环境。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联“欲尽”二字用得传神,写出了青溪水流曲折蜿蜒的特点。第二句写船行之缓,与上句互为映衬
诗句:独步园林日几周,闲花脉脉对人愁。 译文:我在园林中独自漫步了许久,看着那些悠闲的花朵,它们似乎也在默默为我忧愁。 注释:园林:指花园或公园,古代文人常有游玩之地。脉脉:含情脉脉,形容眼神温柔而深情。愁:忧愁、烦恼。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园中漫步的情景,通过观察闲花对人的反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细腻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解析】 “匏谓木奴与鸭脚子同至”:比喻那些像匏瓜一样的人,就像木奴和鸭脚子一样,也一起来到。“匏谓木奴”句下注:“木奴,即今之南瓜,形似葫芦。” 【答案】 匏谓木奴与鸭脚子同至不宜见遗仍次前韵 其一 霜林结子碧攒攒,苞贡何劳也入官。 只眼向人休作白,寸心为主亦应丹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曾子何曾解杀人,市中有虎未为真: - 解读:诗人用“曾子”来比喻那些不轻易使用武力的人。他批评那些在市井之中看到老虎却不敢上前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虚伪的。这里的“市中有虎”比喻了社会中的各种诱惑和困境,但人们往往因为害怕而不敢面对。 - 关键词:曾子、杀人、市中、虎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赞美。他认为
【注释】 ①南丰:即南丰县,在今江西抚州市。②星斗:比喻文才。③说:方言,意为“言”。④当教邑:意谓应当成为一方的教育中心。⑤后生:年轻一代。⑥师:老师。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与友人离别时有感而作。首二句是说文章的精华,在于南丰;南丰的名声,在于有人才。次二句是说听到你在南丰,将会使南丰名声更加远播;但不知后来的年轻一代将由谁为师呢? “文章星斗”四字极言南丰人才之众,其名之高。南丰
赠朱相之分司芜湖 王鏊 芜湖小院驻皇华,江上青山正对衙。 此地知君非久住,庭前石竹为谁花。 注释 - 芜湖小院:位于芜湖的一个小型庭院。 - 驻皇华:驻留皇华,指官舍或官府。 - 江上青山:指长江边的青山。 - 衙:官署、官府。 - 非久住:不是长久居住。 - 庭前石竹:庭院前的石竹。 译文 在芜湖的小院中,我停下了行程来驻留,江上的青山正好对着官府的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