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高榆叶落汉关秋” - “高榆”可能指的是高大的榆树,榆树叶落代表秋天的到来。 - “汉关”指汉朝时期的边关或重要关隘。 - “秋”表示季节和时令。 - 这一句表达了时间感和季节感,暗示着萧给事处在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季节。 2. “独抱经纶老一丘” - “经纶”通常指的是治理国家的谋略和智慧,这里比喻为学术或学问。 - “老一丘”意指退隐或隐居在某个小地方。 -
【注释】 1. 病来:因病而致仕。 2. 致仕:指辞官归乡或退休。 3. 七里滩头:地名,即今安徽无为西南的七里埠。 4. 理钓纶:整理钓鱼用的丝线和钩子。 5. 苏湖:即太湖,在江苏、浙江两省之间。 6. 旬宣:旬月间传檄(传文)宣布政令。 7. 东粤:广东一带。 8. 曳履声:喻其声名显赫。 9. 庙堂:指朝廷,引申为朝廷中的重要大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徐司空归隐时所作
【诗句释义】 1. 空斋不用辟寒金,一任浮云结瞑阴。 - 注释:空无一人的书房无需用屏风遮挡寒冷,任由浮云在窗外凝聚成一片昏暗。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冷清。 2. 杨秉一生三不惑,鲁山千古两同心。 - 注释:杨秉一生中经历了三次重大抉择,没有一次感到困惑;鲁山古迹历经千百年依旧坚定如初,见证了两个朝代的忠贞不渝。 -
【注释】 饮:饮酒。德州:州名,即今山东德州市。郑主事:姓郑的官员。分司:分设的官署,这里指官府。着(zhuō)幽亭:在树阴深处建了一个小亭子。檐下流泉:指檐下的水声。诘屈经(qū):曲折迂回。暑雨炎风:酷热的暴雨和狂风。作势:指天气炎热。倦途:旅途劳顿。尘思:尘世的烦恼。豁然醒:顿时清醒了。蜀中:四川一带。妖鸟:指杜鹃。何年:何时。吴下:长江下游吴郡一带。征帆:远行的船帆。云州烽:指边塞的烽火
次韵玉汝谢橘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渐深。 收子未储千颗玉,封侯宁抵万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馈燕南岁岁心。 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树不同林。 注释: - 洞庭:地名,指洞庭湖。 - 自是:自然如此。 - 君家果:指橘子。 - 霜落:指秋天。 - 晴洲:晴朗的沙滩或湖泊。 - 收子:收集橘子。 - 储"千颗玉":比喻珍贵如玉。 - 封侯宁抵万株金:比喻价值连城(万株金)。 - 淮北生生意
陶鼎轻明怯远行,竹炉体制尚彭觥。 铜垆(lu炉) 陶鼎:陶瓷制成的酒器。轻明:轻盈透明。怯远行:害怕走远路。彭觥: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 江南新样今如此,厨下馋童作么生。 江南新样:指南方地区的一种新式烹调方法。厨下:厨房里。馋童:贪吃的孩子。作么生:做什么。 鼎涌翠涛知火候,几消红雪沸汤鲭。 鼎中:锅或炉中的水。翠涛:形容水沸腾的样子。红雪:红色的汤。沸汤鲭(jīng粳):煮熟的鱼。
郊祀斋居次韵倪冢宰 幸接天曹玉笋班,南郊祼献复追攀。 清谈得奉斋三日,道院平分屋半间。 残雪土膏春意透,夕阳庭树鸟飞还。 玉盘试手青丝菜,又为东风一破颜。 注释: 郊祀: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祖先等神明的活动。 幸接天曹:有幸与上天的官员相见。 玉笋班:指天上的神仙。 南郊祼献:在城南郊进行祭祀活动。 清谈:闲谈。 斋三日:斋戒三天,即沐浴更衣,以示虔诚。 道院:道士居住的地方。 残雪土膏
游吴城西诸山四首 其三 一云 乱石槎枒几折旋,畏途历尽是平川。 高林细点催诗雨,深屋方塘悟道泉。 僧为知名如旧识,地疑曾到岂前缘。 万竿修竹苍烟外,欲借琅玕纪岁年。 注释: 1. 乱石槎枒:形容岩石错落不齐、参差不齐的样子。 2. 折旋:指经过曲折的山路后,转回来的路径。 3. 畏途历尽:形容历经艰难险阻。 4. 平川:平坦的河流或平原地带。 5. 高林细点:形容高大的树木在细雨中显得更加清晰
韩亚卿贯道见示屠冢宰诸公倡和之作零落诸公几束金,纷然抱示惬初心。 风流自可怀前辈,倥偬何曾得寸阴。 馀韵已高那可跂,旧盟虽冷尚堪寻。 萧萧风叶厢房晚,索莫空为拥鼻吟。 注释:韩亚卿的诗作中表达了对前辈的怀念之情,虽然自己忙碌奔波,但心中依然怀有对前辈的敬仰之情。诗句中的“馀韵”指的是前辈的精神风貌,即使已经离世,但仍能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影响。“旧盟”指的是与前辈之间的约定或誓言
诗句原文: 石径才穷忽又通,重重台阁半浮空。 一林苍翠潇湘雨,万顷青黄䆉稏风。 铃语上方云气白,诗题坏壁藓痕红。 未留玉带空归去,惭愧山僧问长公。 注释: - 石径才穷忽又通:描述了在崎岖的石径中前行后突然又发现了新的通道。 - 重重台阁半浮空:描绘了建筑群错落有致、部分悬于空中的壮观景象。 - 一林苍翠潇湘雨:展现了一片林木茂盛、如同潇湘地区般的翠绿景色和春雨的气息。 - 万顷青黄䆉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