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罅巾间度板舆,南峰来叩故人居。
高斋阒闭松云外,绝栈危分鸟道馀。
岂谓山僧成泄柳,却疑野老是长沮。
明朝地主如相问,但看芭蕉叶上书。

诗句原文:

石径才穷忽又通,重重台阁半浮空。

一林苍翠潇湘雨,万顷青黄䆉稏风。

铃语上方云气白,诗题坏壁藓痕红。

未留玉带空归去,惭愧山僧问长公。

注释:

  • 石径才穷忽又通:描述了在崎岖的石径中前行后突然又发现了新的通道。
  • 重重台阁半浮空:描绘了建筑群错落有致、部分悬于空中的壮观景象。
  • 一林苍翠潇湘雨:展现了一片林木茂盛、如同潇湘地区般的翠绿景色和春雨的气息。
  • 万顷青黄䆉稏风:形容广阔的土地被绿色的植物覆盖,随风摇曳的绿色波浪。
  • 铃语上方云气白:可能描述的是寺庙或塔楼铃声与云彩相映成趣的画面,云彩因声音而显得更加明亮。
  • 诗题坏壁藓痕红:可能是指墙上的诗作因年代久远而颜色变红,藓斑痕迹明显。
  • 未留玉带空归去:意指诗人未能留下任何成就或影响便离开,感到遗憾。
  • 惭愧山僧问长公:表达了诗人对未能留下任何痕迹而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吴城西诸山时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以及他的内心感受。首句“石径才穷忽又通”设置了旅程的转折,引人入胜;“重重台阁半浮空”则展现了建筑的巍峨和自然的融合;“高斋阒闭松云外”传达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绝栈危分鸟道余”则表现了山势的险峻和道路的曲折。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