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诗句释义 1 五色依然过眼迷 - 描述景色色彩斑斓,美丽但转瞬即逝。 2. 常时文彩映玻瓈 - 常时,通常;文彩,美丽的文采;映,照射;玻瓈,指玻璃或水晶,这里泛指晶莹剔透的物质。 3. 谁能灭没空骊牡 - 谁能抹去(消除)这些美丽的(骊牡,指珍珠、玛瑙等宝石),使它们不再璀璨。 4. 又是连蜷赋彩霓 - 又是那些五彩缤纷的(霓,彩虹的一种),连绵不断(蜷,弯曲)。 5. 七里滩摇江月冷 -
天昭子希周失解, 前修未远力须追,中道无缘忽自疑。 名似甘罗殊未蚤,器如马援不妨迟。 卑高在手谁能定,冷暖于人只自知。 莫怪羲之羡怀祖,瑶环重映碧梧枝。 释义: 天昭子希周失去了权力, 前人的遗训尚未远去需要努力追寻,然而中间的道途却让人心生疑虑。 名声就像甘罗那样迅速而显著,但器量却像马援一样可以从容不迫,不必着急。 地位高低由自己决定,冷暖自知,无需他人评说。 不要奇怪王羲之羡慕怀祖
诗句:暗里朱衣未足凭,夜窗老眼雾层层。 译文:夜晚的窗户上,老花的眼睛被一层层的云雾所困扰。 注释:这里的“朱衣”可能是指朝廷官员的衣服或者代表某种身份的服饰,而“暗里”则暗示了一种秘密或隐秘的状态。而“雾层层”则形象描绘了夜晚的迷蒙和朦胧。 赏析: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官员夜晚的孤独感和对工作的渴望,展现了他的忠诚和坚韧。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官员在政治斗争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方岩书院次谢祭酒韵二首 其二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方山绝顶白云衔,问道来从九四咸。 - 方山绝顶:指的是位于福建的武夷山,其主峰为大红袍峰。 - 白云衔:形容云雾缭绕山峰之高。 - 问道来从九四咸:出自《易经》中的“九四”爻辞,表示吉祥如意、事事顺利。这里用以比喻学者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求学问道。 2. 几处人烟分海屿,此公图像合嵌岩。 - 几处人烟:指山中有许多人家,炊烟袅袅升起。
诗句释义 1 龙节葳蕤宝册光 - 龙节指的是皇帝所赐的节旄,这里形容它非常华美,如同龙一般。“葳蕤”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的“宝册光”可能是指皇帝赐予的珍贵文书或诏书,其上光芒四射。 2. 手函青土向东方 - 手函青土意喻手中握着的是珍贵的土地资源。东方通常代表朝廷或者重要的方向,此处指朝廷对这片土地的重视和赋予的权力。 3. 曾闻赐履开无棣 - “曾闻赐履”可能是说之前听过类似的赏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写给陈员外的诗,写于他分司芜湖时,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家乡的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注解和赏析: 东风吹浪碧粼粼,君去分司正值春。——这句诗描绘了江面上波纹粼粼,春风吹动着江水波光,正是送别之际。 - 东风吹浪:描述春风拂过水面,激起的波浪。 - 碧粼粼:形容波浪清澈透明,闪烁着光芒。 - 君去分司正值春:指陈员外即将前往分司(相当于现在的政府机构)
【诗句释义】 汉庭治理遥远地区没有循吏,千载之后吴江还能看到这样的官吏。 熟悉民间的弊病多,不知自己是否有安危。 我来时伯叔度常嫌我年老,你离去后何公常想念我。 如今会稽真的被夺取,临行时作赠行诗。 【注释】 1. 汉庭:指汉朝朝廷。 2. 治远:治理遥远的国家。 3. 何公:指东汉末年名臣何进(字子将),字伯求,南阳新野人。 4. 会稽: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5. 暮:晚年。 6. 叔度
【注释】 谢家亭馆盛当时:指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游历过方岩书院的谢家亭馆。弦诵俄闻发旧基:指宋代淳熙八年(1179),知枢密院事叶衡到方岩书院,重修了书院,并题写了“谢氏书堂”四字。鹿洞未能来赐额:指宋代淳熙十四年(1187),知枢密院事叶衡又重修方岩书院时,为书院题写的“鹿洞书堂”匾额。菟裘兼可便吾私:指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翰林侍读学士揭傒斯重修方岩书院时,为书院题写的“菟裘书堂”匾额
【注释】 刘以初:即刘子翚,宋诗人,字彦文,号石门居士。 京邸:京城官署。 柳子厚:指柳宗元。 暗:指暗中的得失。 梦里:梦中的输赢。 秋风:秋天的风。 独鹤:一只孤独的鹤。比喻志士。 鶱(huī):飞腾。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刘以初落第还乡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及对其前程命运的关心和祝愿。首联写刘以初不慕名利,三年京邸不窥园,落笔翩翩动万言;二联写刘以初虽遭落第,但才华横溢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耒,他生活在北宋时期。张耒是苏轼的朋友,两人交游甚密。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第一段 - 诗句:清诗万首敌千钟 - 译文:我收藏了许多清新雅致的诗歌,它们的数量足以和千钟的美酒相媲美。 - 注释:“清诗”指那些清新脱俗、不落俗套的诗歌,“万首”表示数量之多;“千钟”则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常用来形容酒量。这里用来比喻诗歌的繁多。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