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注释 饯送望亭驿: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震泽,古泽名,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太湖中。堧,小土丘。振之兄指诗人的兄长王逊之,字振之,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三首,这里指作者《哭王振之》诗。 栖迟:居留停留。 回思:回忆。如昨日:好像昨天一样。 少别:幼时分离。终天:永远。终天是说死,即永别的意思。 转觉人生隘:反而觉得人生太狭窄了。隘,狭隘。 空滋客泪悬:白白地使眼泪挂在脸上。 小楼风雨夜
注释 小圃今何似,还成步步瑶 - 小园的景色和现在相比,简直如同玉阶般的台阶。 兴如行灞岸 - 兴致如同在灞桥行走一样。 愁似泊枫桥 - 愁意就像停泊在枫桥一样。 饥啅鸟啼柳 - 饥饿时鸟儿在柳树上叫。 迷寻鹿覆蕉 - 迷路时鹿被蕉叶遮住。 悬知连日雪,小径没人腰 - 知道连续多日下着大雪,小路上积雪深到腰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天游览灞桥时的即兴之作。灞桥,位于长安西北,横跨渭河
诗句释义与译文:小圃今何在,锅腔路已苔。 关键词注释: - 小圃:这里指作者曾经拥有的小花园或菜园。 - 锅腔:形容道路狭窄曲折如同锅口。 - 苔:长在石头上的青黑色的小草。 - 搀柳径:被柳树的枝条干扰。 - 花台:种植花草的台子。 - 榾柮煨:用树枝和树叶烧火取暖。 - 拥门:门被积雪覆盖的情景。 - 乘兴:趁着兴致、心情好的时候。 - 有谁来:表示没有人来赏雪或者陪伴。 赏析:
除夜三首 其二 明朝成四十,学道得蹉跎。 世事只如此,流光奈尔何。 发从前日短,愁向此时多。 独饮屠苏酒,临风一浩歌。 注释解释 1. 明晨四十岁:明日将满四十岁。 2. 学道蹉跎时:学习道家道理,却白白浪费了时间。 3. 世事如流水:人生如流水般快速流逝,无法挽回。 4. 岁月难留驻:时间匆匆而过,难以停留。 5. 白发增前日:年纪渐长,头发也变得稀疏。 6. 新愁增此时
十年尘土面,一洗向清流。 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 落霞渔浦晚,斜日橘林秋。 信美仍吾土,如何不少留。 接下来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十年尘土面:描述了诗人过去十年所经历的艰难和困顿,如同被尘埃覆盖的面容。 2. 一洗向清流:象征着诗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尘埃后,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净土和生活的清流。 3. 山与人相见:描绘了山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景象,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4.
解析 第1句 - 词语解释: "纸窗斜漏白" - 描述窗户因光线透过而呈现出的白色,通常指早晨的阳光。 - 关键词注解: 漏白 - 表示窗户因光线透过而出现白色的斑驳。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房间时,透过纸窗形成的光影效果。这种光影交错的景象,给人以新的一天开始的感觉。 第2句 - 词语解释: "暗室未全明" - 暗室内光线仍然较暗,还未完全明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题目为“哭逊之振之兄三首 其三”。全诗共四句,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哀思和对生活的感慨。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注释: - “少小嬉游熟”:年少时经常一起玩乐熟悉。 - “中年隔绝多”:成年后与兄长的关系变得疏远。 - “兄今长已矣”:兄长已经去世。 - “吾此复如何”:我现在又应该怎么办呢? - “书至犹疑信”:书信到来我依然怀疑。 - “悲来欲啸歌”
【注释】 好:称赞。孙明复:即孙应龙,字明复,号孟津,山东济南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廷宪:指孙应龙。训导:官职名,宋、元时地方学校教官的通称,明清时为县学教授。夏邑:地名,今河南夏邑县。皋比:古代帝王或诸侯所执之鼓,用以指挥和节制军队,引申为师表,比喻师长。孟潴野:指孟津,黄河渡口。砀山阴:指砀山南边。梁宋:指汴州(汴京,今河南开封),梁宋之地多诗书;江淮
除夜三首 其三 明朝四十年,万事付因循。乍见少而老,相随病与贫。年年仍故我,得得且随人。鲍叔能知己,王融莫笑人。 注释: - 明朝成四十:指到了晚年,岁月已经逝去,人生进入暮年。 - 万事付因循:一切都交给时间,不再强求。 - 乍见少而老:乍见之下,发现自己已经年迈。 - 相随病与贫:疾病和贫穷伴随着一生。 - 年年仍故我:每年仍然保持原来的自己。 - 得得且随人: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
注释: - 吾生终鲜甚:我一生很少得到过。鲜,少,稀。 - 尚赖两三君:还依靠着几位朋友。 - 故国多时别:故国(故乡)已经很久没见面了。 - 凶音隔岁闻:悲伤的哭声隔着一年才传来。凶音,指丧子之痛。 - 天涯相顾影:在天涯海角互相看着影子。 - 日暮独怀群:傍晚时分,只有我一个人思念着大家。 - 南望无穷泪:向南远望着无尽的泪水。南望,指向南方眺望。 - 青山空白云:只见青山白茫茫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