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刚
此事辟如作画然,得意乃在笔墨先。 龙晴一点却飞去,金针欲渡何由缘。 道子之笔项容墨,尚闻洪谷讥其专。 象外虽云得摩诘,设色何必非龙眠。 吾观营邱华原辈,胸中本有全山川。 层峦叠嶂架楼阁,野桥细路分水泉。 天然远近与向背,依约脉络相蝉联。 然后淡浓视意到,变化开阖非言诠。 此须多识多阅历,目存心鉴日复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为粉墨黄朱铅。 洎乎神来气来候,但见一片成云烟。 向来所取尽糟粕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三面皆山一面水,水又襟带山之旁。 初看七岩排北牖,金天逦迤腾光芒。 诸峰渐西势渐阔,远如两扇枨闑张。 一丝袅袅下天际,纡徐浩淼趋中央。 忽然斗起跑空立,一门万马争奋骧。 强弓迅矢发不及,白浪倒射苍崖苍。 束以孤亭受以峡,峡三十里皆羚羊。 建瓴屋下复有屋
堂倚袁江麓势偏,青峰俯愧碧潺湲。 大鸡韩孟联吟好,小吏庐江乐府传。 莫认故巢思孔翠,试凭后学洒山川。 世间岂少藏修者,岑寂书窗二十年
从我负书非曰归,诗情先逐晓云飞。 重阳细雨迟黄菊,六代精蓝冷翠微。 远眺合教青眼共,深谈喜未素心违。 洞天且莫题名姓,苔藓蒙蒙恐湿衣
纵观当代述人文,前辈诸公用意勤。 清庙明堂庀梁栋,深山大泽蓄风云。 开元大历非空貌,秀水新城莫漫云。 君去重编《海峰集》,肯随北地乞余芬
秋在朝凉午燠闲,人归黄篾碧溪湾。 数椽聚处成官驿,一鸟飞边得远山。 院雨记听蕉叶响,庭苔似点菊花斑。 应知路渐高凉近,许借层窗此豁颜
小县临官道,江流曲抱城。 亭依厓壁立,泉似长官清。 乳雪岩花沫,松风石铫声。 倦游三十载,为我濯尘缨。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 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 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 谁能未花日,闲步问丰台。
翁方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正三,号覃溪。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不仅以诗歌著称,还是一位书法大家和金石学家。 翁方刚的诗作中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如《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其二》所展现的“十年食藕处,有寺已无亭”等句,描绘了他在万泉寺游览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感悟。 翁方刚在诗歌创作中,还表达了他对友情、历史和文化的珍视。例如
翁方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正三,号覃溪。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不仅以诗歌著称,还是一位书法大家和金石学家。 翁方刚的诗作中流露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如《重阳后五日同裕轩辛楣游城南万泉寺其二》所展现的“十年食藕处,有寺已无亭”等句,描绘了他在万泉寺游览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感悟。 翁方刚在诗歌创作中,还表达了他对友情、历史和文化的珍视。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