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 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 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
沧趣楼杂诗
楼外三峰不世情,四时向我敞云屏。 平生浪费寻山屐,何似支头看送青。
天心阁山矾将谢默园夜过留饮花下
尚有移灯刮目人,过时那便委芳尘? 维摩老矣空诸相,尽自销魂十九春。
朱二子涵留宿寓斋得诗四首
宣南春梦一痕无,却向江天话酒炉。 障壁丑书浑自忘,怪君犹不弃鸦涂。
八月十二夜同幼点宿听水斋
爱我山斋杂忆诗,昨来权月践幽期。 无端赚得君肠断,夜半诗成月落时。
听水斋杂忆
携稚山斋理梵书,廿年人事几乘除? 柴门石彴层层磴,肠断元方旧捧舆。
九月十五夜涌泉寺口号
斜月花宫法鼓催,风珂蓦忆掖门开。 廿年三破僧床睡,大顶峰头候日来。
画松寄节庵
节庵老矣惟添节,我亦空怀铁石肠。 阅十五年偿一诺,可怜人世几沧桑!
日本馆森子渐鸿来观文信国黄忠端倪文节遗墨因宿江楼口占二绝
此是男儿炼性时,天安末劫两枰棋。 风窗读竟朱张传,海外羁魂更可悲。
沪上舆蒉斋会话
相看短发未全斑,十五年来一瞬间。 可似东坡遇莘老,安排浮白对青山。
石门侧有松若偻拔于风画以存之题曰石门松影
含叹山阿与写真,再来恐便付槱薪。 他年夸向僧雏辈,及见支离百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