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 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 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
访伯平吴门
人生禁得几沧桑? 梦里朱颜尚玉堂。 临发剪灯深语夜,微君善记我几忘。
听水第二斋落成幼点嘿园同赋
无意溪行讨得源,廿年如梦漫留痕。 平生事事蹉跎过,犹及衰残筑此墩。
出郭勘宛在堂旧址因泛舟绕湖归过李忠定祠西湖书院
谢屐苔痕未十春,诗龛不见但蓬榛。 湖农莫怨秋田坼,放艇菱湾得几人?
归乘英邮船戏作
半年出入浪花中,炼就心情似海童。 百万斛舟新赁得,舵楼卧吃打头风。
三实珑守岁
万家汉腊寄天南,望阙孤臣老自惭。 更隔婆罗洲一抹,海云极北是崖儋。
自南齐下吉乘驷车至加里巴丹
百转千盘下翠微,梯田足水自然肥。 棱棱石子偏当路,不放林阴六辔飞。
自巴达威亚至茂物
前村刈稻后分秧,南陇初花北半黄。 猛记明宵当祀灶,水田万罫是他乡。
舆中书所见
鹭鹚如雪点烟林,又及吾归作暝阴。 眼看明霞半天赤,却随西日下遥岑。
洪荫之黄益斋招游惠山
却趁飞车啜惠泉,十龄童子已华颠。 当门老树疑相识,同阅沧桑五十年。
郑友其大舅招饮偕寒亭观旧植梅
亭子依然屋转新,梅花亦是劫馀身。 净名居士心无住,却替幽香作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