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吴柳堂御史围炉话别图为仲昭题 侍御席稿争失刑,一斥归卧兰山陉。当年廷议孰主者?斫伐直木新发硎。 宁期再出殉龙驭,秦良卫史公所型。同时四谏接踵起,欲挽清渭澄浊泾。 晓晓牖户及未雨,纲纪之正先朝廷。角弓翩反局一变,窜谪流放随春星。 忌医廿稔药笼尽,疾亟永命尊豨苓。抱薪止沸国卒斩,骚魂九死谁能瞑? 我交侍御恨已晚,衰涕犹为同宗零。 译文: 吴柳堂御史围炉话别图 侍御的手稿因争执被误判
诗句翻译:我登上高山,依靠着竹子前行,山道宽阔,可以平缓地行走。 译文:I ascend the mountain, relying on bamboo to move forward, with wide steps that allow for a smooth journey. 注释:在这首诗中,“恃笋将”指的是依靠着竹子前进,而“磴阔”则形容山路宽阔,使得行走更为平缓
【诗句翻译】 早晨我沿着摘星陀,游云水洞。 摘星陀峻无由登,折旋斜上层复层。 双崖前横忽中豁,杖底百里河如绳。 绿阴障天导西下,磴尽始见岩栖僧。 乍探洞口怯深黝,作气联臂贤吾朋。 俯偻匍匐仅得度,手据足抵吾犹能。 稍前一罅侧身过,以火照壁龙对腾。 穹窿仰视不见顶,列炬十数终凌兢。 雪山危坠塔断卧,鬼佛寻丈疑有凭。 咄哉扣石备众响,笑语辄作洪声应。 燎光瑟缩益险滑,欲进却返心瞢瞢。 重幽顿出眩隙景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描述了作者在济南明湖泛舟的经历,以及与张振卿前辈雨中泛饮的场景。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不见明湖近六十年过济南同张振卿前辈雨泛饮于湖榭 注释:已经过去六十年了,我再次来到济南,和张振卿前辈一起在湖边的楼阁上饮酒。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这次重逢的喜悦,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岱云随车度清济,一雨濯遍明湖荷。夥颐湖舫始何岁?楼观突兀周四阿。 注释
四月十四日同嘿园宰平游上方山至兜率寺畿南之山最大房,石廪层沓摩穹苍。 银陀峻极古弗贵,伟此岩壑称上方。 峰回涧束合林翠,森壁留罅穿天光。 折盘开阖路几绝,数武一换山阴阳。 岂无飞流与争道,上有栏楯临洸洋。 石梯历级三百尽,复磴稍坦云屏张。 庵堂七二半颓陀,错落丹碧仍相望。 入门古柏俨初祖,建寺或者真情唐。 洞游岩坐絜先后,争取馀晷腰脚强。 经行荦确亦劳止,差喜所得堪汝偿。 【译文】: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岳岱雄伟厚实,后山峭壁幽深。 得泉石华活,触石松枝蟉。 冠岩结精庐,盘磴承岑楼。 上有万古峡,滃然不断流。 云液可𤻲饥,岚光能养眸。 亭午不知暑,伏中疑已秋。 东转益胜绝,留之期后游。 注释: - 登岱:登上泰山。同伊仲平:与伊仲平一起登泰山。徐梧生榕生: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伴的名字。 - 岳德:泰山的德行。在雄厚:坚固、厚重。后山:泰山的北麓。峭:陡峭。且:而且。幽
【注释】 登岱:登上泰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与伊仲平、徐梧生、榕生等结为兄弟,一同游览泰山。十龄:十岁的时候。赋望岳:作诗《望岳》。绝顶:指泰山的极顶天柱峰。老始淩:到了老年才攀登到顶峰。艰难:指生活困难。休暇:闲暇的时间。矧挈同心朋:何况是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登山。山云不成雨:山中的云雾不能形成雨。祛炎蒸:驱除暑热。循麓:沿着山脚。晞:晒。天门:泰山的南天门。千盘万级:形容山路曲折
登岱同伊仲平徐梧生榕生兄弟 劳山经宿处,我来后兼旬。 候日喜过霁,题壁犹轩新。 却读檗斋诗,等为听雨人。 注释:劳山是泰山的别名,这里指泰山;“兼旬”即半个月;“却读”是说读了他写的《苦吟集》;“等为听雨人”是说他的诗像听雨一样让人回味无穷;“檗斋”是作者的朋友张蠧斋的号;“等为听雨人”意思是说这首诗像听雨一样让人陶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同道中人登泰山后,共同创作了一首五言律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考核内容比较杂,包括意象的含义、诗句在诗中的作用、诗人的情感、诗句的妙处等。答题时要求学生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如意象的含义,诗句在诗中的结构作用,情感,技巧以及作者的生平背景等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 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 松涛下方作,岩壁左右障。 凉燠俱有宜,昏旦各殊状。 永怀独寤宿,失笑总幻妄。 君诗猥见及,吾阁幸无恙。 遥知倚杵忧,尽人凭阑望。 石泉细自滴,瓯茗冽可饷。 不似涧瀑喧,试枕百尺上。 注释与赏析: 1.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 - 注释:喜爱山景的人常常在此地建造房舍,此处的两座建筑使得这个地方开阔无垠。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