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注释】 息力杂诗 其四:指《息力杂诗》中的第四首。息力杂诗,指作者所作的一些杂诗,是作者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至五年(809)期间创作的一组诗歌的总称,共十首。这首诗的题意是指诗人看到这炎热的天气,就想起那些被剥削压迫的奴婢们。奴价山中犹倍婢,新来椰子傲槟榔:奴价钱高,而山中奴婢的身价却低;新来的椰子树又高傲又强壮,而槟榔树却是软弱无力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社会现实的感慨
诗句释义与译文 《息力杂诗 其八》赏析 1. 诗句原文 百万宾萌保惠难,只身跨海捍狂澜。 卅年不是孙铭仲,群岛谁知有汉官? 2. 注释及解析 - 百万宾萌:指大量的臣民或民众。 - 保惠难:保护百姓困难重重。 - 只身跨海:形容诗人孤身一人,勇敢地面对危险。 - 捍狂澜:抵抗和阻挡狂暴的波浪。 - 卅年:三十年。 - 孙铭仲: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人物,但具体身份不明。 - 群岛:指的是岛屿。 -
【注释】 1.息力:古地名,在今天的山东省济南市。杂诗:即七言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体之一。 2.其五:指《杂诗》中的第5首。 3.女闾: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境内。东国:指东面的国家,这里泛指南方。连樯至:船只相连直至。樯,船杆。 4.利析秋毫:比喻极其精明,能分析出细微的利害关系。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细毛。 5.霸图:雄心勃勃的图谋。 6.海外:这里指远离中原的边疆地区。邹鲁泽
蛇莓山西人潴水处俗呼石流水 陈宝琛 赏析 蛇莓,又名蛇床子。生于山坡、草地或路旁,夏季开花,花呈黄色,果实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黑色。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杀虫等功效。 这首诗通过描绘蛇莓山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领悟。诗中“故应抱瓮薄南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与村民一同劳作的景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念。 诗中“君看三叠匡庐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对诗歌中重要词语的语意及内涵进行把握和分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龙象真成小鼓山”,是说龙象真如小鼓山一般;“廿年及见请经还”是说已经二十年了才见到僧人请经回来;“何期六十陈居士”是说没有想到六十岁的居士;“听水椰林海色间”,“听”即听经说法。 【答案】 译文:龙象真如小鼓山,已经二十年之久,才见到僧人请经回来
【注释】 1. 杂诗:六朝时的一种诗歌形式,多以五言为主。 2. 千户:指众多人家。家家:每家。 3. 货殖:经商或从事工商业活动。 4. 忍独坐:忍受孤独,独自坐着。 5. 斯人:此人,指作者自己。 6. 年年:每年。 7. 杜鹃:又名子规、子鹃。相传为蜀王杜宇的妃子,死后化为杜鹃鸟。这里代指诗人自己。 8. 风怀:胸怀,心情。 9. 长:经常,总是。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石山左转有洞供老子像榜老君岩》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宝琛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行释义和赏析: 1. 道左穹窿一洞天:描述道左侧有一个洞穴,宛如天地之间的一处奇景。穹窿意为四周高而中央低的山或建筑物,此处形容洞穴的形状如穹隆。“一洞天”指的是这个洞穴如同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与外界隔绝,充满了神秘和宁静。 2. 丈寻钟乳不知年:形容洞中的钟乳石高约一丈(古代的长度单位
【注释】 1. 槟榔屿:在福建厦门岛西南方海面上。2. 李丕耀:字石如,明末清初诗人、文学家。曾建“义冢亭”,今存。3. 二十年前:指1640年(崇祯十七年)。4. 乞余记亭:向李丕耀索取题记亭的事。5. 李石像:指李石如的雕像。6. 没:消失。7. 一尘曾坠海西南:意思是说,当年曾有人到过这里。8. 刺眼:形容景色使人眼睛感觉不舒服。9. 急欲探:急于要去看看。10. 却对石人两无语:意思是说
【注释】 海珠:即今广东广州市的海珠岛,因岛上多石而得名。 水墦(fǔ)是处:到处。 渔庄:指渔船停泊的地方。 树石都含海色凉:树木和石头都含有海水的气息,凉爽宜人。 摸蛤捉鱼潮复汐(huì xī):摸虾子、捉鱼儿,潮汐时涨时退。 那知人世有沧桑:哪里知道人间世事变迁莫测。 【赏析】 这首诗写在海边的渔家生活,表现了渔民们与海为伴的生活情趣,以及他们面对大海时那种对人生沧桑变幻的感受
注释:天才雅丽黄公度,人境庐诗境一新。 遗集可留图赞稿?南溟草木待传人。 译文:天才雅丽的黄公度,人境庐诗境焕然一新。 遗集可以保存为画赞稿?南溟的草木等待传人。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黄庭坚(字鲁直)的诗作风格独特,意境新颖,其遗集可以作为画赞稿流传于世,南溟的草木等待传人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