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注释】 威雷斯雷:诗人的号。大白蜡:即白蜡树,一种乔木。烧痕匝地看俱尽:指树干上被火烧过的痕迹到处都有。黛色参天尚幸生:指白蜡树枝叶繁茂,仍能遮荫。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乘火车从大白蜡树旁经过时,所见的景象。 首句写大白蜡树,“凿空真成绝迹行”,意思是说,大白蜡树已被砍伐得只剩下空桩。这一句中,“凿空”二字用得很巧妙,既表明了树木已被砍伐的严重情况,又暗示了树木曾一度生长茂盛。
【注释】 山木:指山中的树木。蔓生:蔓延生长,这里形容树木生长旺盛。去(qú):去掉,去除。鸦片:即罂粟壳,可作药用,也可作毒品。人称:人们称赞。中兴树:指能救治国家的树,比喻有才能的人。漏卮(zhī):盛酒器的器具。狂药:指能使人醉死的毒药。金缯(zēnɡ):指贵重的丝织品,这里指珍贵的药材或补益之草药。天心:上天的心志。傥(tǎnɡ)可凭:难道可以凭借。侥幸:偶然,指不期而遇的幸运机会。山中
注释: 馆故甲必丹叶来宅:叶来是明朝末年福建的抗清将领,因战功被清廷封为馆故甲必丹。 叶盖土人拥以平乱者:叶来在福建时,曾得到百姓的支持和帮助,平定了叛乱。 惠潮客民不协质成于英人遂隶英:指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的土地割让给英国,导致中国人民遭受屈辱和压迫。 时有演说革命者援此晓之:当时有人提倡革命思想,用叶来的故事来启发人们觉醒。 螳雀相乘鹬蚌持,开门延敌悟来迟。扶馀尚乏虬髯主
诗句:荒榛野箐满空山,瓯脱宁知不放閒。 译文:荒芜的树林和草丛覆盖了整个空荡荡的山头,不知道那些原本应该用来休闲的地方现在被用来做什么了。 注释:荒榛野箐(wēi zhī nì cǎn)——荒芜的树林和草丛;瓯脱(ōu dú)——原本用于装饰或象征的物件;宁知(níng zhī)——岂不知、怎知道;放閒(fàng xián)——用来休闲;三十年前(sān shí nián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笙璈裙屐尘倾城,火龙烛天红万茎。出门海沸不可度,飞奴瞥下寻前盟。涉旬留月月渐远,剩有满纸秋光横。危亭人外发孤啸,拨刺宁免池鱼惊。我诗三鼓气衰竭,君顾淬锐蒐心兵。轻艖笑乱一水碧,孰与出峡淩重瀛?鲸呿鳌掷总泡影,何物能滓圆灵清?潭潭旸谷晞发近,幸吸瀣皎餐霞赪。水仙一操洗众籁,侧耳静听张咸英。苇间孥音合让我,醉泥渔父馀杯倾。旧巢昨过暑已退,柳衰荷败低徊情。老梧虽槁中琴料
【注释】 白蜡:产于白蜡山的蜡,质地坚硬,色泽洁白。 锡山石:产于锡山的石头,颜色似玉。 布地:到处分布。 锡石天留待卝人:指锡石被大自然保留下来等待人来开采。 碧眼:指西人(欧洲人)。 机事:机智,灵活。 支:支撑。 百十春:百年、一千年。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白蜡、锡山石为题,通过写锡石被大自然保留下来等待人来开采的壮丽景象,赞美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赠予
【注】浮图:佛塔。 千龛万佛环绕着这座佛塔,七宝装饰的佛塔世上绝无仅有。 遗族希望檀那施舍一些福禄,那时这白塔也是金饰。 译文:千座小佛塔围绕一座佛塔,七宝镶嵌的佛塔世间少有。 遗族希望檀施布施些福报,那时这座白塔也涂上了黄金。注释:檀:檀越,佛教指施主、施者;遗族:遗民,即被征服者。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张祜(785—849),字承吉,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人
注释: 1. 十一月十五夜舟行缅甸海:在农历的十一月十五,作者乘船在缅甸的海域上航行。 2. 出门已见月三圆:作者从门口看出去,只见月亮已经出现了三次,也就是有三个月亮了。 3. 犹似闽山八月天:这和福建的山在八月的天气一样,都是炎热的。 4. 行尽西南转西北:作者一直向西走,最后转到了西北方向。 5. 金沙江口望滇边:在金沙江口,作者看到了云南的边境。 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婉女归林以蓝氏女学压装并书以勖 注释: 蓝氏女儿开始学习,用书籍来激励她。 卅龄始生汝,而汝兄姊殇 注释: 你出生时我已经三十八岁了,但你哥哥和姐姐已经去世了。 娇小得母心,晨夕不离旁 注释: 你的体态娇小可爱,母亲总是在你身边照顾你。 虽乏经史训,闺诫颇已详 注释: 虽然我缺少经书的教导,但是家中的规矩和教诲相当详细。 有家吾所愿,有行汝则伤 注释:
注释: 竹琴泥鼓舞腰回,骠乐当年岂此才。 桑濮故应声靡靡,奈无情绪为渠哀。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竹琴泥鼓舞腰回”,写宴会上演奏的乐曲,竹琴泥鼓,都是古代的乐器,用它们来演奏舞曲。舞曲是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进行的,所以舞者的身体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而转动。 次句“骠乐当年岂此才”,说骠骑将军霍去病当年在汉武帝身边时,也曾以这种音乐作为伴唱,可见其当时之盛。骠骑将军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