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雀相乘鹬蚌持,开门延敌悟来迟。
扶馀尚乏虬髯主,枉睨中原劫后棋。
注释:
馆故甲必丹叶来宅:叶来是明朝末年福建的抗清将领,因战功被清廷封为馆故甲必丹。
叶盖土人拥以平乱者:叶来在福建时,曾得到百姓的支持和帮助,平定了叛乱。
惠潮客民不协质成于英人遂隶英:指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的土地割让给英国,导致中国人民遭受屈辱和压迫。
时有演说革命者援此晓之:当时有人提倡革命思想,用叶来的故事来启发人们觉醒。
螳雀相乘鹬蚌持,开门延敌悟来迟。扶馀尚乏虬髯主,枉睨中原劫后棋。
译文:
叶来是明朝末年福建的抗清将领,因战功被清廷封为馆故甲必丹。叶来在福建时,曾得到百姓的支持和帮助,平定了叛乱。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的土地割让给英国,导致中国人民遭受屈辱和压迫。当时有人提倡革命思想,用叶来的故事来启发人们觉醒。螳螂和黄雀相互争斗,黄雀却被鹬鸟夹住,最终被吃掉。开门迎接敌人的人,醒悟得太晚。扶余国仍然缺少像李元礼那样的豪杰主公,眼睁睁看着中原地区在劫难后的棋局中苟且偷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叶来、惠潮客民等人物的故事,展现了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人民遭受屈辱和压迫的历史事实。诗中引用了叶来平定叛乱的故事,以及有人提倡革命思想,用叶来的故事来启发人们觉醒的事实。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扶余国缺乏像李元礼那样的豪杰主公,眼睁睁看着中原地区在劫难后的棋局中苟且偷生的情况,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