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
诗句注释 - 自送行人无意味:自己目送离去的人,内心毫无喜悦之情。 - 独上高楼,何处愁堪寄:独自登上高楼,却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愁绪。 - 闻道长安西北是:听说长安城在西北方。 - 栏干不向东南倚:栏杆不朝向东南方向,意味着不向离别之地。 - 别恨似烟春似水:离别的悲伤如同烟雾一般飘渺,春天的景色又如同流水般绵绵不断。 - 一阵轻寒,一阵游丝起:一阵轻微的寒冷,一阵飞舞的柳絮。 -
【注释】 三十六陂:指杭州西湖。 缥缈凉波:形容水波轻轻荡漾的样子。 阻:妨碍,阻挡。 塘外轻雨塘上雨:水面上有细雨飘洒。 红颜不准西风妒:美人不被秋风所嫉妒。 一两枝花摇隔浦:只有几枝花在远处的湖面上晃动着。 管领清愁:管领,主宰;清愁,淡淡的忧愁。 闲鸥鹭:悠闲自在的鸥和鹭。 远道相思怜日暮:远方传来思念亲人的哀怨。 美人如梦无寻处:美人好像一场梦一样,再也找不到她了。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疏影”即《西江月·梅花》,此词上片写顺河夜发,下片写梦中思乡之情。 首句“春星晕碧”,是说天边刚露出初春的曙光,天色渐亮了。第二句“数漏声点点”,是说夜已经很深了,漏壶的水声在滴答作响,仿佛催促行色匆匆的人赶紧上路。第三句“剔尽灯花”,是说把蜡烛吹得一干二净,点起了灯火。第四句“扶上车帷”,是说扶着车帘子坐上车去。“碾碎荒原残月”
长亭怨慢:词牌名,又名“惜秋华”、“白苹香”。双调,九十八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前片五仄韵,后片六仄韵。 长亭怨慢:此词为伤别之作。上阕写离别后相思之情;下阕则写别后思念之苦。 朱月:红月亮。指深秋的月色。 槎孝廉:指钱塘人张孝廉。 西泠:今浙江杭州西湖一带。 罗帕:妇女手巾。索题:索取题咏。 啼痕妆晕:指泪水和胭脂混合成的两颊红晕。啼痕:眼泪。妆晕:脸上的胭脂。 燕笺无信:书信往来断绝了。燕
零乱相思水样流,黄昏独上木兰舟。 梦如可约何妨睡,别自无聊错怨秋。 波瑟瑟,恨悠悠,篷窗斜倚一回头。 南湖烟雨西湖月,分掌离人两处愁。 诗句释义 零乱相思水样流。 - 解读:相思之情如同流水般零散且不断,表达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黄昏独上木兰舟。 - 解读:在黄昏时分,诗人独自登上了木兰船,这种场景增添了一份孤独与沉思的氛围。 梦如可约何妨睡,别自无聊错怨秋。 - 解读
水龙吟·题霁青宗叔归舫填词图 好风吹出罗浮道,蝴蝶留人难住。青山两面,碧云千里,帆移春去。月里篷窗,灯前翠袖,歌弦凉诉。笑十年宦迹,惺忪残梦。刚赢得、销魂句。 差喜闲情可赋,五湖船镜晨奁暮。雁筝和恨,凤箫催拍,艳烦香絮。试问珠娘,那回送别,可曾教与。倩玲珑玉指,拈来红豆,把相思数。 注释: 1. 好风:指温暖的春风。2. 蝴蝶留人难住:指美好的春景留不住人。3. 青山两面:指山的两边都有青山。4
诗句释义与译文: - 首句"庭院无人莺自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庭院,没有人声,只有黄莺在枝头低声细语。 - 第二句"似怯轻寒,避入花深处":黄莺似乎因为轻微的寒冷而感到害怕,所以选择躲进花朵的深处。 - 第三句"芳事阑珊留不住":春天的美好事物已经结束,无法挽留。 - 第四句"落红认得春归路":地上的落叶知道是春天回来了,它们曾经在这里落下。 赏析: 这首诗以黄莺为载体,通过描写黄莺的生态习性
【解析】 本诗首联写诗人在车中整夜不能入睡的情景,“偎香影”、“消磨画帘灯趣”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颈联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美人如花般娇艳,而诗人只能远远地望着,心中无限感慨;下片前两句描写了美人的容貌,后两句则写美人的心事。尾联写美人思念自己的心情,以及自己思念美人的心情。 【答案】 (1)车中竟夜不寐。 ①“齐天乐”是词牌名,此为双调小令。②“偎香影”:倚傍着香气,身影相依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这是一首闺怨词,抒发了思妇的愁怨和伤春之情。上片由景入情,下片写思妇凭楼远望,抒写思妇的愁怨与伤春之情。“天涯闷煞杜司勋”化用杜甫《绝句》中“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予生逢世难,独不得出。”意指自己独处空闺,无法排遣内心的郁闷,“芳草落花无一点”写眼前所见之景,暗喻自己的孤独与寂寞。 【答案】 ①鞭影:借指骑马的人。②斜曛:夕阳西下时斜射的余光
鹧鸪天·鸳湖舟次与子良述话别 澹宕疏帘卷一层。小窗闲对晚灯青。凉分络纬篱边月,秋在梧桐叶外星。 银汉迥,露华明。黄昏院落嫩寒轻。添香补写红衣照,便是当年宋子京。 注释: - 澹宕:淡泊、从容的样子。 - 疏帘:稀疏的帘子。 - 一层:一层的意思,此处形容窗帘被风吹得轻轻卷起。 - 小窗:较小的窗户。 - 晚灯:傍晚时分点亮的灯火。 - 凉分络纬:蟋蟀的鸣叫声仿佛在告诉人们秋天已经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