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注】1、老去深悲宠辱惊:年老时深深悲伤于荣华富贵与贫贱之间的变化。2、境胜已勾诗兴动:风景美好已经激起了诗人写诗的兴致。3、身闲还引道心生:闲暇时,还能引起修道之心。 【赏析】这是一首赠李光祖的七绝。 前四句为第一段:首句“老去深悲宠辱惊”,写自己年老而深感世事变迁的无常和荣辱得失之可惊。次句“归来胸次渺寰瀛”是说自己归隐后胸襟开阔,心旷神怡。后两句“登山临水随宜坐,问柳寻花信意行”
注释:男子的升迁或沉沦都有其时运,不要轻率地感到感慨叹息而迟疑不前。自古以来,人们常担心才能难得,认为只要道在,就不必担心世人不知。遇到好时机,要像白天一样与君王相见,用粗茶淡饭来疗治朝中饥饿。将来富贵的时候,您又何必担忧呢?造物者对人是不会有私心的。 赏析:这首诗以《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为题,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即希望君主能任用贤才,实现天下太平。 首联是全诗的总纲
和田伯清见寄 可叹人生有限身,终朝长是困嚣尘。 向来每愧为人役,今日方能保我真。 幸有一丘堪避俗,何妨百岁作闲人。 更烦妙句相褒借,顿觉柴门暖似春。 注释: - 可叹人生有限身: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有限。 - 终朝长是困嚣尘:形容终日为名利、琐事所困,如同尘土一般。 - 向来每愧为人役:过去常常感到自己被他人利用或驱使。 - 今日方能保我真:如今才有机会保持自己的真实本性。 - 幸有一丘堪避俗
这首诗是诗人向巨源在临湖阁为向巨源郎中题写的,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逐句翻译: - 胸襟洒落一尘无,晚岁归来足自娱。 - 心胸宽广,洒脱自如,晚年归来,足以自娱。 - 去国何须怀北地,卜居且喜面东湖。 - 离开国家,何必忧虑北方的事务,选择居住在这里,很高兴能面对东边的湖泊。 - 夕阳影里山相映,古木阴中鸟自呼。 - 夕阳的倒影里,山峰相互映衬,古老的树木的树荫下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奉祠命下大明宫,尽室欢呼笑语同。 - "奉祠命"指的是接受朝廷的命令去参加祭祀活动。"大明宫"是唐朝的皇宫,也指代皇帝的宫殿。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下令让他去参加祭祀活动,全家人都为此感到非常高兴,一起欢呼和欢笑。 2. 但欲从容全晚节,敢言高尚激贪风。 - "从容"表示稳重、镇定。"晚节"是指晚年的行为或者品质
【注释】 端合:正好适合。星躔:指北斗七星,古人常以之象征天象。 淹回:耽搁。岁年:岁月。 白石:指山中的白色石头。 涧下:指山下的水边。清泉:指清澈的泉水。 秋云淡:形容心情宁静如秋云般淡远。 蜀锦:四川产的丝织品,此处比喻优美的诗句。 无尘俗气:没有尘世的俗念和污染。 谪来仙:谪仙人,指被贬到人间来的神仙。 【赏析】 李光祖,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无考。诗题一作《送李光祖》。此为酬答之作。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偷得铃斋半日闲,喜逢佳节漫追攀。 【注释】:铃斋:即铃斋寺,是唐代诗人王维隐居修行之地。半日闲:形容时间过得很慢,悠闲自在。 【赏析】:诗的作者以“偷得”两字来形容自己得到闲暇的时间,显得十分珍惜。“喜逢佳节”表达了对节日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
【解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自谦“涉世太迂疏”,又喜得“自如”,可见心境开朗,对官场生活已无留恋之情;而“老去不知官况好”又说明自己已看破红尘,不贪恋仕途。“归来顿觉道心舒”一句,既写诗人归隐山林后心情之舒畅,也暗含着对世俗的不屑和鄙夷,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 【答案】 ①译文:我怜惜自己涉世太迂疏,岂料今朝得以自由自在;②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追求自由的心情。 ③译文
泽民因诵乐天欲留年少待富贵,富贵不来年少去之句慨然有感,遂广此意作诗相示。余谓人之会遇各自有时,年少固不可留而时亦何可待?乐天自不应出此语,而泽民亦不应为此诗。因反其意以和之: 劝君且醉瓮头春,休把升沉累此身。 自古功名须遇主,到头富贵不由人。 蟠胸器业元高世,落笔词章更出尘。 道在何忧年少去,九重前席会相亲。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通过描绘古原上青青草原的景象
【解析】 “先生英气欲横秋,唾手功名岂待求”:你是一位有英雄气概的人,想当年,你雄心壮志、气吞山河,现在却只能屈居下位,功成名就,难道还要等待?这是对诗人的自比。 “共指层霄看展翼,谁知平地亦沉舟”:一起仰望天空,希望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但是,谁又能想到,在平凡的生活中也可能遭遇挫折,就像那翻船的楚人一样。此句是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箦中宰相宁嫌辱,胯下将军未足羞”:在一张席子的上面(指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