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诗句原文: 经年不得见江梅,绕树行行日几回。已拟开时拚径醉,其如病后怯衔杯。伤心不觉成三叹,忍泪犹能强一来。顾我已衰无酒分,从今花更不须开。 译文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爱梅》。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是中国宋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他积极推动了新法的实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赏析
注释: 自京口至建康一路不见梅花,我慨然有作。 尽日经行不见梅,竹篱茅屋漫徘徊。 无时得遣愁怀去,有底能教诗思来。 遥想故园应好在,不知今岁为谁开。 何时花下还如旧,一笑相看把酒杯。 译文: 一整天都走在去建康的路上,没有看见梅花。竹篱茅屋到处徘徊着。 没有时间将忧愁带走,有什么能使诗思到来。 遥想故乡的梅花应该很好,不知道今年谁来种它。 什么时候在花下还能像以前那样,一看到就笑着举起酒杯。
自建康路中见梅次前韵行尽山冈喜见梅,停骖深欲少徘徊。 那知急雨连天暗,更有狂风卷地来。 无计略临花下坐,却嗟空向眼前开。 行人赖有尊中绿,遥想孤芳寄一杯。 注释: 1. 自建康路中见梅:在从建康(今南京)的路途中见到梅花。建康是当时的首都。 2. 次前韵:这是作者的第二首诗,与第一首诗押相同的韵。 3. 行尽山冈:走遍了山冈小路。 4. 停骖:停下车来的意思。 5. 急雨连天暗:忽然下起了大雨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所钟爱之花的,全诗以花为友,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花的爱恋之情。 首先看首句“平生相见即眉开”,这是诗人在见到花时的感受,他的心情非常愉快,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心上人。这句诗中的“眉开”就是形容了这种心情。 接着看第二句“几遣车停马首回”,这句诗描绘的是诗人看到花后的行为,他因为太喜欢花而停下车来仔细欣赏。这里的“车停马首回”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花的喜爱程度。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朋友相聚时,感慨自己未能与朋友一同欣赏海棠花盛开的美好时光。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君与吾游积有年,未曾同醉海棠前。 你我相伴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我从未与你共同欣赏过海棠花的美景。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和遗憾。 如今君乃先春到,似赴花朝岂偶然。 现在你竟然比我还先到了春天,仿佛是在赴一场花朝盛会,这并非偶然。这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惊喜和赞叹
化工一夜报春回,雪里南枝已渐开。 不与凡条斗红紫,独将孤艳照池台。 胜游滥缀蓬山侣,高唱宁追郢客才。 多病自怜心尚在,不辞岁岁为君来。 注释与赏析 第一首: “化工一夜报春回”:形容春天来得突然而神奇,仿佛是大自然的工匠在一夜之间就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第二首: “不与凡条斗红紫”:这里的“斗”是竞争的意思,诗人用来形容梅花不与其他花卉争艳斗丽,而是独自展现其独特的美丽。 第三首:
一枝昨夜雪中开,报道江南春信回。 自与东君私有约,不须驿使寄将来。 风姿端是飞琼侣,标格宜为弄玉媒。 莫惜移尊来月下,要看疏影落金杯。 译文: 昨夜枝头雪花飘落时,江南春信已传回。 自与东君(春风)有私下的约定,不需驿站使者送来。 风度翩翩恰如仙女,品格高洁适合作媒人。 不要犹豫移樽至月下观赏,要欣赏那疏影洒满金杯。 注释: 1. 一枝昨夜雪中开:昨夜枝头雪花飘落时,花朵已经绽放。 2.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紫岩老雪中观赏梅花时所作。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清寒池馆静沉沉,惨淡江梅弄晚阴。 - 注释:清冷的池馆显得寂静无声,江边的梅花在傍晚时分被薄薄的阴霾笼罩。 - 赏析:首联以“清寒”点出环境的清幽寒冷,用“静沉沉”形容池馆的静谧气氛。接着写江梅,用“惨淡”描绘出梅枝上的薄雾,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 2. 雪里有谁能载酒,花前无语自伤心。 - 注释
【注释】 山头:山顶。 漫漫:飘飞貌。 须臾:片刻。 踏雪不辞:形容不怕寒冷,不怕艰辛,来山野中赏梅。 经目:指仔细观看。 拟索:打算索取。 师肯相过:意谓老师您肯光临寒舍,我愿早早地为您准备茶饭。 宜:应该,应当。 预愁花点绿苔斑:预先担忧梅花上的雪花会玷污绿色的苔藓。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借题发挥,以梅花的高洁品格自喻,表达了对高洁志士的钦敬
注释:不怕积雪覆盖山顶,要看与冰雪抗争的清秀美。 开花虽在三冬末,结子却居万木先。 水浅横斜自显影,夜寒幽独谁怜我? 你这首诗更像梅,传写惭愧没有十样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梅花之傲雪凌霜、不畏严寒,来比喻自己不惧艰险困苦,立志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诗中“君诗况与梅相亚”,既指诗作风格,也暗寓了作者的人格情操。全诗意境高远而清新,语言简练而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