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思任的《登斯亭》。全诗如下: 登列岫 此邦已是富烟光,那更斯亭冠此邦。 正向座中窥列岫,恰从檐下瞰长江。 闲穿松径云生屧,宴坐蒲团月满窗。 想得山人应笑我,老来强拥碧油幢。 注释: - 登列岫:登上列岫山。 - 此邦已是富烟光:这个国度已经很富饶了,有美丽的烟雾缭绕。 - 那更斯亭冠此邦:那更比这座斯亭更加美丽,冠绝全国。 - 正向座中窥列岫:正坐在席间观赏列岫山的美景。
滕王阁三首 高阁秋登第一回,顿令心目豁然开。 山腾翠霭浮空去,水引清风入座来。 九夏炎光今已矣,一时佳兴更悠哉。 和君妙句如冰雪,想见胸中绝点埃。 注释: 1. 高阁秋登第一回,顿令心目豁然开。 - 解释:登上高高的阁楼,秋天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心胸也随之开阔。 2. 山腾翠霭浮空去,水引清风入座来。 - 解释:山上的翠绿云雾在天空中飘荡,仿佛随风而去;水面上的清风拂过座位,带来阵阵凉爽。 3.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东汉诸公孰最贤,南州高士独推先。 蒲轮徒枉当年聘,尘榻从教尽日悬。 吾道固应天未丧,此时争奈木将颠。 栖栖尔辈成何事,那似清风万古传。 注释: - 东汉诸公孰最贤:东汉时期的众多官员中,谁是最优秀的? - 南州高士独推先:在南方的士人中,他(吴芾)是最受推崇的。 - 蒲轮徒枉当年聘:用蒲草编成的车轮,白白浪费了当年的聘请机会。 - 尘榻从教尽日悬:尘封的床榻上
诗的原文如下: 矫首江天正奉怀,一缄遥寄百篇来。 颇闻新筑草堂就,仍对旧穿花径开。 坐上好山长作伴,窗前修竹镇相陪。 嘉君深得闲中趣,千里何时共一杯?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翻译:诗人仰望江天之际,心怀敬仰之情,一封书信被邮寄给远方的朋友。听闻友人新近建成了草堂,便又与旧时穿过的花径相见。在草堂中,座上的青山永远陪伴着你,窗户前的修竹始终陪伴着你。朋友深深懂得闲暇的乐趣
姑溪楼 四面楼成已壮观,兹楼仍更出云间。 - 注释:四面的楼房已经建成,非常壮观,而这一座楼却更高耸入云。 - 译文:这四周的楼都已经建成并显得非常壮观了,而这座新楼又比之前的楼高出了云层。 - 赏析: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比,展示了这座新楼的雄伟与壮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建筑艺术的高度赞赏。 - 一条溪引五湖水,千里江分两岸山。 - 注释:一条小溪把五湖的水引了过来,长江在两岸分割了山脉。 - 译文
黄超然参议和拙者去郡十五绝又以诗见寄属痰眩未能一一次韵且和二篇以谢 三复诗翁白雪篇,渴尘俄得醉心泉。 高人固已追摩诘,好句还应压玉川。 快似凉风来木末,清如皓月出云边。 呼儿好为藏巾笥,莫许闲人取次传。 注释:黄超然参议和拙者去了郡城十五里后写了这首诗。又写了一首诗寄给拙者。属于痰迷,不能喝酒。高人才子,已经追随王维了;好的诗句,还应该压倒刘长卿。凉爽的风吹过树梢,就像清凉的水涌进心里一样
自湖上归游朱园和李相之韵二首 万顷湖光一镜开,几人湖上散轮蹄。 水明尽倒千岩影,沙软新成百里堤。 草际已横烟雨艇,眼前无复稻粱畦。 马侯遗迹依然在,顾我无功敢与齐。 译文 广阔湖面如一面镜子般清澈,数人湖中畅游留下痕迹。湖边水色映射出千座山岩的倒影,沙滩柔软如同新铺的万里长城。草间已有船只经过的痕迹,眼前稻田已不复见昔日景象。马候的遗迹仍然存在,但我感到自己无功,不敢与之相提并论。
【注释】 陪梁大谏察院同登蒋山:陪同梁大谏(梁颢)一同登上蒋山。 梁颢,字公谨,元丰年间进士,曾历任侍讲、中书舍人等职,官至尚书右仆射。他一生酷爱山水,有“诗酒乐山水”之誉。 蒋山,在江苏南京市西。 六代兴王俱扫迹:南朝宋武帝刘裕建都建康(今南京),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相继于此建立东宫和定都建康,南朝陈朝的后主陈叔宝也在此建都,这些王朝都以建康为都城,所以称之为“六代兴王”。 遗塔
《过吴江题臞庵》是宋朝诗人吴芾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壮岁经行今白头,未容归老复来游。:年轻时走过吴江,现在已是满头白发,还未到退休的年龄,我不愿意回去。 - 人如化鹤云间去,桥似垂虹天际浮。:人们如同化为鹤飞向天空,桥仿佛垂虹桥横跨天际。 - 风月一川无限兴,烟波万顷不胜愁。:风和月照亮了整个江河,但我心中充满了忧愁。 - 三贤高躅何难继,犹抗尘容只自羞。
注释: 题养浩轩 丈夫穷饿亦陶陶,肯使胸襟挂一毫。 千古功名输慷慨,百年荣辱付酕醄。 斗间古剑光芒直,雪后青松意气高。 安得泊船沽美酒,月明相对读离骚。 赏析: 《题养浩轩》是一首表达诗人豪迈情怀的诗歌。全诗以“陶陶”起兴,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坎坷的坦然和豁达。诗人认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不会影响他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接下来,诗人以“千古功名输慷慨,百年荣辱付酕醄”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