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隽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闲看落红风里尽。” - 注释:看着满地的落花在风中飘散直至结束。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风中落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也暗示着人世间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易逝。此句营造了一种凄凉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同时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2. “怅人去、尚无归信。” - 注释:怀念远方的人,却迟迟没有收到他们的回信。 -
【注释】 临江仙:又名《酹江月》、《忆故人》、《南浦别》。词牌名。五十六个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或三仄韵。上片第四、五句押韵,下片第二、三句押韵。 院:指小院。黄昏:傍晚时分。寒意重:天气寒冷。 客窗:客人的窗户。谁共衔卮(chí):与何人共享酒杯。卮,古代饮酒器,有柄的圆腹小杯。衔,含在嘴里,引伸为共同享受的意思。 恰宜:正好适宜。招饮:邀请喝酒。 壶倾:酒壶倾倒。温酒:使酒温热。 灯剪
【注释】: 1. 琐窗寒·咏霜:这是一首咏物诗。 2. 连宵:连夜。 3. 染来都媚:被霜染红的枫叶,都显得妩媚可爱。 4. 芳华换眼:指花开花谢。 5. 三更四更:深夜时分。 6. 碧空洗刷青如水:形容天空湛蓝明净,如洗刷后的新水。 7. 小窗月色:小窗里的月光。 8. 高檐风影:高处檐下的影子。 9. 此际:此时。 10. 茅店板桥:简陋的旅店和桥梁。 11. 最惹乌啼心事
【注释】: 东望苍茫,来何迟也,夜寒独立搔首。 为损容颜,懒又邀人杯酒。 料此际、虎阜笙歌,尽今夕、翠樽红袖。 知否。 是吴姬赏月,怕迟十九。 恰应潮生日候。 有蚌彩涵波,舒光欲斗。 一样清辉,觉道盘痕减旧。 感秋气、不耐繁华,偏积下、三分消瘦。 今后。 漫随人冷澹,更阑独守。 【赏析】: 《月华清·十八夜月》是宋代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自己独坐月下,以美人自比,感慨时光易逝
【译文】 去年长至节,在学士的宴席上曾经请求喝酒,虽然身在京城,但刚刚洗涤过征衣还不想回家。今年长至节,坐在萍水舟中谈论往事,一样的天涯,却更加厌恶那红灯乱结的花。 【注释】 ①减字木兰花:词牌名,双调小令。 ②辛卯岁:辛卯年。 ③长至:指唐宋时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长至节,是皇帝祭天、宰相祭祖的日子。 ④索醉:向人敬酒。 ⑤京华:京城。这里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⑥才:只,仅。 ⑦谈往事
浣溪沙·夏闺 其一 注释: 频换生衣着体松,一躯凉玉水帘中。红酥怯向口边融。纨扇团圆摇似月,鸳鸯颠倒画生风。雕牙小柄滑春葱。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夏天闺房生活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夏日闺房的独特韵味。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频换生衣着体松”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频繁更换衣物,以适应夏天炎热的气候。这里的“生衣”是指轻薄的夏季衣物
注释:花枝酒盏,形容女子的娇美姿态。倦风尘,指厌倦了世俗的生活。羞认壮年身,意思是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明月高时,小灯低处,绿绮又销魂,形容夜晚的景色美丽迷人,让人陶醉其中。幽情弹碎秋风里,担心客窗闻,害怕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离绪七条,愁根双结,泪点十三痕,形容离别的痛苦和忧愁深深扎根于心中,泪水纵横交错,流下十三行。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少女怀春、伤别之情的词作
这首词是写夏日闺房的清凉之景,以物比人,将闺房之人喻为冰中美人。全词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夏日里,闺房中人的美貌和清高。 刀閜甘瓜琥珀黏——形容夏天瓜果的甘甜,如琥珀般粘稠。 檀犀和液浸春纤——用檀木和犀牛角制成的酒浸泡着手指,使手指感到清凉。 寒瓤还傍块冰拈——把西瓜切开后,里面白色的瓜瓤仿佛一块冰块一样让人忍不住想要用手去捏。 荔肺沁来频解渴
【注释】: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 其二 去年长至。眯眼尘沙扬朔吹。 初次游燕。年已蹉跎兴尚颠。 今年长至。身在湘天图画里。 景妙于前。双鬓霜痕又一年。 【赏析】: 《减字木兰花·辛卯岁至日 其二》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作者任杭州通判。上片开头写自己因长期奔波劳碌而感到疲劳不堪,但想到自己还年轻就有点不甘心;下片写自己虽然年过半百却仍怀有雄心壮志
【注释】 - 翠楼吟:指女子对男子的爱情的表达。 - 月魄荒唐,花灵仿佛:形容月亮和花朵的美丽。 - 相携最无人处:形容两人在一起时的孤独与寂寞。 - 几声啼宇:指鸟儿在窗外叫唤的声音。 - 飘零何许?似一缕游丝:形容女子被抛弃后的悲伤和孤独感。 - 浑无据:完全无法依靠。 - 想应凄断,路旁酸雨:形容思念之苦如同路上的酸雨一样难以忍受。 - 渺渺愁予,觉黯然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