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隽
月华清·十七夜月(其五) 释义: 冶兴犹浓,游情漫急,素鸾初到花里。 魄已新添,提起前宵心事。 恨圆晖、圆不多时,刚两转、便难相似。 游戏。 是吴郎斧快,一边修去。 屈指休题七字。 恐牛女河边,懵腾惊起。 回笑嫦娥,瘦损而今方始。 但假借、算日为年,恰金雀、鸦鬟年纪。 妍丽。 喜秋光末减,馀波犹绮。 注释: 1. 冶兴犹浓,游情漫急:冶兴,即冶游的兴致。这里描绘了诗人对游兴未消的心情。 2.
诗句注释: - 踏青游·即事:这是一首描述春天出游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 做雨装晴:形容春雨过后,天空晴朗的景象。 - 天公画成花态:形容春天的天空如同画家精心绘制的花一样美丽。 - 著几笔、春云低盖:描绘春天的天空中,几朵白云轻轻飘过。 - 小池边、幽径里,亚篱门外:描述了春天的小池塘边,小路旁,以及篱笆外的景色。 - 风流露桃心性
诗句释义: - 寒流略徇:冷冽的水流稍微绕过。 - 枫叶笼庵薄:枫叶覆盖了小屋。 - 僧立黄花影里:和尚站在黄花影子里。 - 两三萼:几朵花。 - 笑噱秋澹泊:笑着调侃秋天的清淡。 - 茶烟吹荔幄:茶香飘散,荔枝树的影子在烟雾中摇曳。 - 敲罢一枰棋子:下完一盘象棋。 - 看斜日、转墙角:看夕阳西下,转到墙角。 译文: 寒流轻轻绕过小屋, 枫叶笼罩着小庵显得格外清静。 和尚站在黄花的倒影中,
【注释】 秋何许——何处是秋天。 看河影、环将秋住——河面倒映着的月亮把秋天的影子固定住了。 奈夜静、庭空天路近,对蟾魄、孤飞无侣——可是夜晚如此宁静,庭院如此空旷,天空的道路如此近在咫尺,而只有月宫的蟾蜍,孤独无伴地飞翔。 汝自天边飘泊惯,底偏向、愁人延伫——你本来就喜欢漂泊不定,为什么偏偏要来到忧愁的人身边久久伫立呢? 又照个、多情蟋蟀,整夜窗前私语——你又照亮了蟋蟀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月华清·十六夜月》中的第四首。这首词描绘了月亮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之情。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诗句: - 相望红轮,仍圆皓魄,海云练练才吐。 - 七实重修,依样昨宵琼宇。 - 爱清光、千里君同,称二八、紧联三五。 - 延伫。 - 料广寒再舞,一回霓羽。 - 漫信羲和填注。 - 取蓂叶平分,晦期倒数。 - 秋也才中,佳节何妨让与。 - 问夜来、踏月娇娃,剩多少
【注】月华清:即《如梦令》之别体,以“夜”字为韵。 镜稍亏:月亮渐渐亏缺,指月亮的圆形不再完整。 盘未满:指月亮尚未圆满。 一泓遥映江上:一轮明月倒映在江面上。 虽则黄昏:虽然已是黄昏时分。 早湿碧空银浪:天空中已经洒满银色的月光。 还只似、小蛾眉样:这月亮的形状,就像眉毛一样娇小。 一饷:一会儿,片刻。 忽珠胎撑处:忽然间,好像月亮的形态被撑开。 桂芽频放:桂树的花蕾频繁地开放。 惹得游人吟想
月华清·八月十二夜月 其一 注释: 1. 秋分: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9月22日前后。 2. 中浣:中国古代对衣服洗涤次数的计数方法,每三件为一中,四件为一浣。 3. 眼光先在天际:形容月亮从东方升起,光芒照亮了天空。 4. 印出蟾痕,略欠三分圆意:指月亮的形状像蟾蜍一样,但还稍微有一点不完整。 5. 素娥:又称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女。 6. 酿清辉:酝酿着明亮的光芒。 7. 六六
【注释】 应天长:词牌名。 一痕月浸窗棂纸:月影洒在窗纸上,如墨色浸染。 廊外风:廊下的风声。 风吹梧叶坠:秋风吹落梧桐树叶。 无情:没有感情,冷漠无情。 有意:有情意,深情。 抛个不眠人在此:把一个失眠的人留在这。 惆怅事:令人伤感的事。 付与画栏烟水:将心事付与画栏边的烟雾和流水。 一种花香露气:一种香气如露气。 分明是梦里:分明是在梦中。 【赏析】 《应天长·秋夜》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
【诗句释义】 1. “暮色苍然”:天色已经昏暗。2. “明蟾”:明亮如盘的月亮,这里指月亮。3. “无”:没有4. “云影”:指月光被云遮挡。5. “历日”:日历,这里用来表示时间。6. “争差”:竞争、较量之意7. “些子光阴”:一点点时间。8. “好名”:美好的名声。9. “模范”:榜样、模范。10. “算”:认为11. “还留馀地”:还有一些余地。12. “窥”:观看。13. “鸾鉴”
【注释】 ①齐天乐:词牌名。 ②风清露冷无人处:形容荷花的清雅幽静。 ③素波扶起,羽盏斜擎:指莲花挺拔如玉,倒映在水面上。 ④蜂窠侧挂:指蜜蜂将花蜜挂在花蕊旁。 ⑤拗入采莲艇子:指荷叶被风吹弯,像船儿一样。 ⑥凉生粉袂:指荷叶上的露水使衣服凉爽。 ⑦细掐轻挑:指用小巧的手轻轻挑选。 ⑧颗颗匀圆,翠盘浑嵌一痕水:指荷叶上的水珠像翡翠盘子里嵌着的一片片碧绿的玉石。 ⑨红艳:指荷花。 ⑩碧筒:指荷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