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连宵,江枫叶叶,染来都媚。
芳华换眼,做冷装晴天气。
俏无人、三更四更,碧空洗刷青如水。
借小窗月色,高檐风影,画成寒意。
此际。
浑难睡。
想茅店板桥,定催人起。
凄凄向晓,最惹乌啼心事。
耐初曦、楼阴未销,玉阶瑶瓦添憔悴。
怕萧疏、鬓影撩他,点入菱花里。
【注释】:
- 琐窗寒·咏霜:这是一首咏物诗。
- 连宵:连夜。
- 染来都媚:被霜染红的枫叶,都显得妩媚可爱。
- 芳华换眼:指花开花谢。
- 三更四更:深夜时分。
- 碧空洗刷青如水:形容天空湛蓝明净,如洗刷后的新水。
- 小窗月色:小窗里的月光。
- 高檐风影:高处檐下的影子。
- 此际:此时。
- 茅店板桥:简陋的旅店和桥梁。
- 最惹乌啼心事:最触动人内心的哀愁。
- 初曦: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 楼阴未销:楼上的树影尚未消散。
- 玉阶瑶瓦:玉石制成的台阶和瓦片。
- 萧疏:稀少、稀薄。
- 鬓影撩他:使鬓发因风吹动而显得凌乱。
【译文】:
连续的一夜,江边的枫叶都被霜染红,都变得妩媚可爱。
花儿凋谢,秋天的景色让人感到冷漠;天气冷清,就像晴空下的寒冷。
在深夜,没有人的时候,碧空如洗,仿佛刚被洗涤过一样清澈见底。
借着小窗中的月色,以及高大屋檐下的影子,画出了一片寒冷的气息。
此刻,我难以入睡。
我想到那简陋的旅店和桥梁,一定也催促着人们早起。
清晨的凄冷中,乌鸦的叫声最令人心碎,引起人无尽的愁绪。
初升的太阳还未完全消散,玉石台阶和瓦片上增添了一份憔悴。
怕的是萧索的秋意,撩乱了我稀疏的鬓发,让它在镜中更加凌乱。
【赏析】:
本诗为咏霜之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霜的赞美之情。全诗以“霜”为主线展开,通过对霜的各种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一开头,诗人就以“不信连宵,江枫叶叶,染来都媚”起兴,表达了自己对霜的喜爱之情。接着,又通过“芳华换眼,做冷装晴天气”,描绘了霜的美丽景象,使得诗人对霜的赞美之情愈发浓厚。
诗人又通过“俏无人、三更四更,碧空洗刷青如水”等句子,描绘了霜在深夜的洁白美丽,进一步表达了对霜的赞美之情。
诗人又通过“借小窗月色,高檐风影,画成寒意”等句子,描绘出霜的美丽景色,使得诗人对霜的赞美之情愈发强烈。
诗人又通过“此际,浑难睡。想茅店板桥,定催人起”、“凄凄向晓,最惹乌啼心事”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以及对霜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霜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又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思考,是一首值得品读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