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布皆可服,本自机上分。
布作缟素色,丝成罗绮春。
载染红紫艳,花色争鲜新。
紫绮裁穷裤,红罗制舞裙。
细腰同结束,密与支体亲。
回顾衣桁间,缟袂积埃尘。
罗绮虽见爱,私亵不可陈。
布素虽见弃,拂拭有馀芬。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全诗分为四部分,分别对应四句诗句。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第一部分(第1-4句): 丝布皆可服,本自机上分。
注释:这里的“机”指的是纺织机,古代用来纺线的设备。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丝还是布,都是机器上分开的原材料。

第二部分(第5-8句): 布作缟素色,丝成罗绮春。
注释:缟素是指白色,这里指白色的布;罗绮是彩色的丝织品,春季常用来制作。这句话描述了布料和丝绸的颜色与季节的关系。

第三部分(第9-12句): 载染红紫艳,花色争鲜新。
注释:这里指的是用各种颜色的染料染色。这句话描绘了各种颜色鲜艳的衣物。

第四部分(第13-16句): 紫绮裁穷裤,红罗制舞裙。
注释:紫绮和红罗都是红色的丝织品,用于制作裤子和裙子。

第五部分(第17-20句): 细腰同结束,密与支体亲。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衣服紧身的特点。

第六部分(第21-24句): 回顾衣桁间,缟袂积埃尘。
注释:衣桁之间是指衣服的边缘或者缝隙,缟袂指的是白色的衣服袖子。这句话描绘了衣服长时间未清洗后积满灰尘的情景。

第七部分(第25-26句): 罗绮虽见爱,私亵不可陈。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虽然人们喜欢华丽的服装,但私下里有些不适宜公开展示。

第八部分(第27-28句): 布素虽见弃,拂拭有馀芬。
注释:这句话表示即使被认为简朴的布料也有人会珍惜并加以清洁维护。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布料和丝绸在色彩、质地等方面的区别及各自的用途和价值。同时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对衣服的不同看法和行为。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