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
秋风轻抚木叶舞,西风一夜过林梢。 画梁月影落微辉,银灯照梦归家早。 金剪裁剪寄衣情,霜信新雁报秋声。 素书深意待故人,稀逢难遇感人情。 东曹掾无为谢,鲈熟莼香莫便归。 秋风送爽鲈鱼肥,莼菜飘香待客时。 注释: - 秋风:秋季的凉风。 - 木叶:树叶。 - 西风:秋风。 - 画梁:装饰有彩绘的梁。 - 落月:月亮落下。 - 银灯:白色的灯光。 - 还家梦:回到家中的梦。 - 金剪:金色的剪刀
【解析】 此诗首句点出王龟龄的补官原因,第二句表明王龟龄对此次补官并不十分满意。第三、四句写王龟龄为国尽忠,直言上书,其大义被贾谊书所传颂。第五句写朝廷之主圣明,第六句写风俗淳朴,要人锄恶扬善,第七句是说王龟龄应早日归家做官,第八句劝王龟龄不要留恋王门,久曳裾不仕。全诗表达了王龟龄对朝廷的赤诚之心。 【答案】 译文: 你不愿看到朝廷中那些大臣们专权,年年岁岁我都在送客。 你直言进谏的文策饱读刘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 首先浏览全诗,抓住各联中的重点字词,理解其意思。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结合注释进行解释。最后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分析运用的手法。最后概括作答即可。 首联:文安武当山,是道教名山之一。张氏诸贤,即张道陵的子孙后裔。他们在这里修道传教,以修身养性为宗旨。这里代指张道陵后代。“自鸣”句意为
我欲菟裘老,推排强典州。 同官有才俊,坐啸得遨游。 便作烟霄去,知难郡县留。 画船看不见,江水自东流。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我欲菟裘老,推排强典州: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愿望,菟裘是古代一种隐士的服饰,用来比喻隐居生活。推排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主动放弃官职,强典州则表明诗人决心不再做官。 2. 同官有才俊,坐啸得遨游:这里的同官指共事的官员,才俊则意味着他们中有人非常聪明有才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描绘了邢国在晋、梁之间的兴衰变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翻译,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蕞尔邢侯国:意为邢国的疆域非常小,可以用"蕞尔"来形容其微小,"侯国"指的是诸侯所建立的国家。这里可能是指邢国曾经拥有一定的领土和地位,但由于某些原因而变得微不足道。 2. 巍然昭义军:意味着邢国曾经是一个威武显赫的国家
有怀大兄正字 今天想起我的兄弟,我遥望着江东的你。 离别已经很久,书信频繁传递。 雨水打湿了芭蕉叶子,风干后是薜荔花的颜色。 何时我们能在一起喝酒,在夜晚的窗户下聊天? 译文: 今天我想我哥哥,我在江东看着浙东的他。 离异已经好久,信札频繁传达。 雨湿了芭蕉叶碧绿,风干了薜荔红如火。 何时我们能一起喝酒,在夜深人静的小窗下聊天? 注释: 1. 江东:指长江下游的浙江一带。 2. 别离:分开。 3
【注释】 ①打鼓发姑孰:姑孰,今安徽当涂。打鼓,送行之意。发,出发之意。姑孰在宣州府境,这里代指范朝散的故乡。 ②通判:宋代官名。宋初沿设于各路,掌一路刑狱钱谷。北宋中期以后,改称“通判”,成为路级行政长官的助手。范朝散曾任此职。 ③半刺:古时官员的服饰上绣以山形图案为标志,称为半刺。范朝散曾担任过这样的服饰。 ④耆旧:年高有德之人,即故旧。襄阳:古地名,在今湖北襄樊一带。 ⑤别酒:饯行的酒。
国家行在武林,广信最密迩畿辅。东舟西车,蜂午错出,势处便近,士大夫乐寄焉。环城中外,买宅且数百。其局不能宽,亦曰避燥湿寒暑而已耳。 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从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前乎相攸者皆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 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度财占地什四。乃荒在偏以立固,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
节到中和暖尚赊,东风随处起芳华。 自惭翳翳松三径,相对萧萧马五花。 老去醉乡为日月,年来痼疾在烟霞。 午桥别墅归公手,早定淮西取白麻
岁晏滞急景,霜雪日霏霏。 家居尚无奈,何况披征衣。 舍人使持节,正尔辞帝畿。 扬鞭出门去,言面无几微。 中朝第一人,沙漠今宣威。 朔庭天骄子,应觉眼见希。 青春反南辕,花柳相光辉。 雍容对宣室,便可持枢机。 蛾眉含笑迎,酌酒争劳归。 金碗大如斗,客醉时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