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谐
《游桃源》 春水桃花色,秋山薜荔鲜。 下与世人隔,偶为渔父传。 借问司马家,何如祖龙年。 柴桑清节在,高风孰可褰。 寺外树丰碑,刻舟劳篆镌。 安得挽溪流,尽洗徐凝篇。 天风吹蘅芷,江日照潺湲。 乘船各归去,回首心茫然。 注释: 1. 春水桃花色:春天的水面上桃花的颜色鲜艳如画。 2. 秋山薜荔鲜:秋天的山上,薜荔(一种植物)颜色鲜亮。 3. 下与世人隔:远离世俗,与世人隔绝。 4. 偶为渔父传
注释: 八月的潮水平缓,宽阔的大泽。扁舟横渡,平静的水面荡漾开波澜。江面空阔,人仿佛在烟雾中说话。天空远去,山景如同画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中的“大泽”指的是洞庭湖,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著名的湖泊之一,也是诗人的灵感来源。诗人通过描写洞庭湖八月时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八月潮平大泽宽”,描绘了洞庭湖在八月时的景象。此时正值农历八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曲折穿山翠”,点明诗人游览的路线。“多从梦里经”写出了山路的崎岖,也表现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新荷明宿露”,写诗人所见的新荷叶上还带着早晨的露珠。“疏柳带残星”,是说稀疏的柳树梢上挂着残留的星星。“新荷”“残星”两词一露一残,形成一种对比
【注释】 ①舒生鹦:即舒元舆,唐代诗人。曾于公元946年随晋祖石崇入洛阳。公元950年,石重贵降唐后,他被任为左拾遗。这首诗作于公元960年(乾祐元年)秋天。②溆浦:县名。在今湖南省怀化市境内。③“巉岩”句:指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拄笏”句:指杜甫《秋兴》诗中“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几时黄?”④“老去”句:指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
【注释】:五架三间粗有庐,萧条城市似村墟。鹿卢空自装长剑,宛委何曾读异书。公事有程知网密,人心难料岂交疏。平生湖海元龙气,报道年来渐破除。 【赏析】: 《寄伯兄》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此诗是作者写给其伯兄的一封书信。信中表达了作者对伯兄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时局的看法和个人的感受。 首句“五架三间粗有庐”,描绘了伯兄居住环境的简陋,与城市相比,更像是乡村的景象。第二句“鹿卢空自装长剑
【注释】下界:指人世间。暝:昏暗。上方:指寺院。经声:佛经诵读之声。悲愉:欢乐。缘爱结:因爱而喜悦、高兴。枯桑:枯萎的树。扶筇:扶着手杖。 【赏析】《再憩灵鹫庵》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描绘了作者在灵鹫山中再次拜访灵鹫寺时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首联写天色将晚,寺钟未歇;颔联说野寺静寂,唯有月色照林樾;颈联写自己在此停留,因情而生喜乐,因爱而生悲愉;末联说自己在这里住了三宿
这首诗是诗人对伯兄的怀念和劝慰。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马磨文休已足悲,兼闻卧病叹仳离。 马磨文休已经足够让人悲伤了,而且听说你卧病在床,感叹我们夫妻之间的离别。 愁多各值花开日,梦远平分月堕时。 愁绪太多的时候,正好赶上花开的日子;梦境遥远,就像平分月亮坠落的时刻。 瘴地一官怜索莫,骥心千里暂栖迟。 瘴气弥漫的地方做一名官员,我同情你的孤寂和无奈;虽然你的心情像千里马一样急切
【注释】 雕鹗:指雄健的猛禽。秋风:秋日,秋季。峡斗:险峻的峡谷。鼋鼍:大龟、鳄鱼。武陵:古地名,在今湖南境内。哀怨:悲伤怨恨。此重经:这里又经过了一次。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流寓江中时所作。前两句描绘出一幅秋景图,“天”和“雕”对举,写出了秋高气爽的气候,“峡斗”和“鼋鼍”对举,则写出了山峡的险恶。后两句是说,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却听到邻舟传来悠扬的笛声,这声音充满了哀怨之情
【注释】 1. 六月:指六月初,即初夏。 2. 顾立方书:指顾贞观(字方千)的书信。 3. 休官计:指辞去官职的计划。 4. 老莱衣:指孔子弟子颜回的事迹,相传颜回在八十岁时穿着老人的衣服。 5. 兰砦:古代地名,在今四川雅安。 6. 松门:松树所编的门,这里代指山中居处。 7. 华表鹤:传说中仙鹤栖息于华表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收到好友顾贞观来信后写下的一首酬答之作。信中说
下界烟初暝,上方钟未歇。 野寺无经声,月色在林樾。 少住便有情,悲愉缘爱结。 三宿记枯桑,扶筇待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