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熹
《疏影·绿阴和滋伯》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季节变换的词作。词中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夏日里自然景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第一句:“一重窗网,认碧玻璃纸,三面屏障。” - 描述的是一扇窗户,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如同被碧绿色的玻璃纸所包围,形成了一个三面环绕的保护空间。这里的“一重窗网”形象地表现了窗户的构造和功能
【解析】 此词上片写梅花,下片写江南。全词以咏梅起兴,借咏物言志,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第一句:“易销魂,一枝凉笛,凭谁石榻三弄。”意思是:容易使人销魂,那枝凉笛,谁能在石榻旁弹奏三遍呢?“易销魂”是说容易使人消魂,这里用一“销”字,把笛声与梅花相联系,写出了笛声的悠扬,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看到了梅花在笛声中摇曳生姿,使人们为之销魂。“凭谁石榻三弄”意思是
【注释】 ①黄蓉石:宋代岭南名士,字元瑜,号玉壶先生。 ②榔庵:指黄蓉石隐居的庵堂。 ③宝同尊卣:指黄蓉石的书法。 ④龙岩云:指黄蓉石的书画作品,有“龙岩”二字印章。 ⑤琼楼玉宇:指黄蓉石所居的地方。 ⑥鹦鹆(yù):一种鸟,其眼圈黑,形似鹦鹉,常被人饲养。 ⑦磨蝎宫、党人碑:均指黄蓉石所作的诗文,用以讽刺那些党争中被排斥的人。 ⑧希世:稀有而难得。 ⑨仗君守:指望你守护。 【赏析】
【注释】 疏影:词牌名。 溪光澹沱(dàn tuó):水清见底,波光闪烁。 轻舸(gě):小船。 港路弯环:曲折的河道弯曲环绕。 柔橹(lǔ)、萧闲(xiān):轻柔的船桨和悠闲的心情。 碧琉璃、翠竹、红果:皆为秋景中景物。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秋日西湖的景色,下片描写了作者在湖边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上片起首三句写景
【注释】 小屏山:在江西南昌。 浑深:深邃。 鸭炉银叶熏透:用银叶熏香,使香气弥漫于屋内。 乌丝阑格红丝砚:指用黑墨书写的红色丝线制成的砚台,用来研磨墨水。 安放月窗风牗(zhǐ):把砚台放在月窗下。 人坐久:人久久坐在桌前。 恰襞襞罗衣:正好折叠好罗衣。 天气新凉后:天气变凉爽了之后。 萍花渡口:在江西南昌市。 一朵遥山,一湾流水,一树水边柳:远山、流水和柳树。 石帚:即石砚,用以研磨墨。
【注释】 1. 孤山探梅图:即《孤山探梅》诗。 2. 欲向青山问:向青山询问。 3. 白云多处:在白云多的地方。 4. 春信:春天的消息,即春天的到来。 5. 着意寻春春尚浅:特意寻找春天但春天还早。 6. 又早是、段家桥近:又到了段家桥附近。 7. 石古林深烟磴滑:石头很古老,树林很深,山路很陡且有烟雾。 8. 鞋痕细印:鞋子踩出的痕迹。 9. 苍苔立损:脚下的青苔已被踏平了。 10.
【译文】 回忆往昔,旧时门前的小巷,旧时的池馆和花石,一弯环抱的屏障景色优美,对面有蛾眉山,这美景依旧。 细细小径羊肠曲折,稀疏篱笆像麂眼一样,这地方依然如旧。春天到来,双双燕子飞来,还是那杏梁上熟悉的巢穴。 还记得小时候,母亲丸髻戴荷衣,儿时学步,细数山坡上的石级。转眼间沧海桑田,人事已换了人间。 画里的山水人琴,卷中的诗句,如今都已化作山阳笛声。蒲团香袅,结庐终胜行客。 【注释】 1.
【注释】 陈秋谷:即陈维崧,清代诗人、词人、文学家。渔父图册:指画有溪渔父的画册。缺瓜皮:指渔网。银刀:指鱼钩。萍花洲渚:指湖面上浮萍和花朵。苕溪:浙江长兴县的一条河流,又名西溪。霅溪:浙江天台县的一条河流,又名东溪。青笠绿蓑衣:指渔夫戴的青色斗笠和绿色的蓑衣。浑:完全。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光画面,通过描写渔父的活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摸鱼儿·送宋月樵同年之官闽中 [宋] 辛弃疾 记天街一条软绣,马蹄催送归意。杏花开满旗亭路,又早芦花风起。人去矣,看一棹秋江,万里还千里。宦游谁比。有处处青山,题诗选胜,莫厌折腰米。 天涯好,最好武夷仙地。榕城万绿如水,放衙听鼓何曾惯,且学黄绸拥被。成卧理,料养鹤调琴,都在红蕉底。讼庭无事,但竹马骑来,儿童笑说,领略荔枝味。 注释: ①天街:京城的街道。软绣:指织金的丝绢。 ②马蹄催送归意
【诗句】 茅屋三两家,临水小阁斜。一重重、水竹篱笆。几日东风浓似梦,又开了、紫藤花。 难得酒生涯,相逢我与他。玉东西、且酌红霞。但愿年年长在手,休放过、好韶华。 【译文】 茅草屋顶的小屋只有三两间,傍水建有一座小巧的阁楼,层层叠叠的竹林和篱笆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这几天春风正好,花儿也开得格外艳丽。我们再次相聚,畅饮美酒,欣赏着紫藤花的盛开。 难得的是这饮酒作乐的日子,我们相逢时我与他共饮佳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