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窗网,认碧玻璃纸,三面屏障。不是梧桐,便是芭蕉,红亭半角都让。断无人处帘垂地,便几点疏疏雨响。有隔花架上,鹦哥恰好,翠毛新长。
最忆沙堤里外,断桥四五月,湖水新涨。密密层层,几个湾头,暗里只通双桨。伤春杜牧来何暮,已赢得天涯惆怅,看夕阳山外青山,又费一番浓想。
《疏影·绿阴和滋伯》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季节变换的词作。词中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夏日里自然景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 第一句:“一重窗网,认碧玻璃纸,三面屏障。”
- 描述的是一扇窗户,透过它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如同被碧绿色的玻璃纸所包围,形成了一个三面环绕的保护空间。这里的“一重窗网”形象地表现了窗户的构造和功能,而“碧玻璃纸”则给人以清新、透明的感觉,仿佛透过这层透明的屏障,可以触摸到外面世界的清凉。
- 第二句:“不是梧桐,便是芭蕉,红亭半角都让。”
- 这句诗描绘了窗外的景色,既非梧桐树,也非芭蕉叶,而是另一种植物占据了视线中的一角。这种描写突出了诗人观察入微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窗外植物的独特形态。
- 第三句:“断无人处帘垂地,便几点疏疏雨响。”
- 描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场景,帘子垂下,雨水轻轻拍打在地面上,发出稀疏的雨声。这样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第四句:“有隔花架上,鹦哥恰好,翠毛新长。”
-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架子上停着几只鹦鹉,它们的羽毛刚刚长出,显得十分新鲜。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为整首词增添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 第五句:“最忆沙堤里外,断桥四五月,湖水新涨。”
- 回忆了在沙堤内外的情景,特别是四五月时的断桥和湖水。这里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对湖水新涨的描绘,词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 第六句:“密密层层,几个湾头,暗里只通双桨。”
- 描绘了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以及水面下隐藏的湾头。这句诗不仅富有画面感,还隐含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 第七句:“伤春杜牧来何暮,已赢得天涯惆怅,看夕阳山外青山,又费一番浓想。”
- 表达了词人对于春天逝去的忧伤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对比夕阳山外青山的景象,词人展现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
《疏影·绿阴和滋伯》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示了词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和审美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