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俱
避寇仪真六绝句 茅茨低小对青山,意指简陋的茅草屋与青翠的山峦相对,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 准拟馀年向此闲,意为计划在晚年回到这里过着悠闲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南望青山是黄鹤,欲凭黄鹤寄书还,描绘了诗人向南望时看到的黄鹤山,以及通过黄鹤传书回家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以及对亲情的牵挂。 注释
【注释】 戏题画卷:在画上题诗。 五载京尘白鬓须:这两句的意思是,你五年来在京城里为官,白发已经爬上了双眉,现在你回到故乡,看那些画图,心情如何? 丹青:丹是红,青是蓝,这里指绘画。 遐想寄衡巫:遐想是指想象,寄指寄托,衡巫指的是衡阳,因为衡阳有回雁峰。这一句说的是,你在京城里做官,经常想着衡湘的山水,所以画中才有这样的山水。 如今扫迹长林下:如今你回到故乡,看到那长林之下,你心中会有什么感想呢
榔粟横担入乱山,恍如黄鹤倦飞还。 不妨步屧时来往,山北城南一望间。 【注释】1.榔粟:指枫树籽。2.横担:横在肩上。3.乱山:指连绵不断的群山。4.恍如:好像。5.黄鹤倦飞还:黄鹤飞回的样子。6.步屧(tǎn):步行。7.屧:古代鞋底有齿的木鞋,这里指“屐”。8.一望间:一眼望见的范围。9.赏析:《和江子我》是诗人与友人相会时作。首句写枫叶满地,似被风吹到山里去。第二句写诗人像黄鹤一样,飞回故地
【注释】 ①潜老:即李潜老,作者的朋友。②琅玕:美玉名,此指山石。③摧空一叶:指秋风吹落的一片树叶。④尘鉴出柙(xiá):尘镜,泛指镜子,“出”是脱出的意思。“柙”,同“匣子”。⑤佳句:美好的诗句。⑥推亭皋(gāo):推开亭子看天上的银河。亭皋是水边的平地。⑦澹(dàn)河汉:淡漠的天河。⑧赏析:此诗写秋景,描绘了秋日山中景色和诗人对友人李潜老的思念之情。 【译文】 山中秋天,一块巨石被风折断
注释:紫色的骏马从阊阖门下,昂然野姿仍显得高贵挺拔。 矫健如松欲飞仙去,衣袂飘扬在霞光之外双眉轩昂。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一幅画作《薛少保独鹤图》的赞美之作。首句描绘了画中骏马的形象:紫色的骏马从阊阖门下奔驰而来,昂然野姿犹显高贵挺拔。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骏马矫健如松欲飞仙去的情景,衣袂飘扬在霞光之外双眉轩昂,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骏马的雄壮与威武。最后一句则是对整幅画作的概括性评价:“矫如乔松欲仙去
【释义】 画工:画家。常恨没有机会继承王维的诗、裴迪的书法、张旭的草书,只好请人代为绘画来表现自己胸中的意兴和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画工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有“大济苍生”的壮志豪情,却又不能亲自动手,只能请别人代劳的心情。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把画家比作诗人,把画卷比喻自己的作品,将诗人胸中的壮志豪情通过画作表达出来,既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又寄寓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全诗言简意赅
《避寇仪真六绝句》赏析 程俱的《避寇仪真六绝句》是一首宋代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的生活状态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一、二纪重来一苇杭,脱身兵火走风霜 这句诗描述了作者历经岁月的沧桑变迁,重回故地的情形。"二纪"指的是两个世纪,即大约160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重来”表示重返,“一苇杭”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船归来的场景,其中“苇杭”是一种古代的船只
避寇仪真六绝句·其二 江汉长哦向渺茫,白沙朱雀正相望。 东巡百万临瓜步,拭目中兴望我皇。 注释:在江汉朝望着远方的渺茫之地,白沙和朱雀正在相互注视。皇帝东巡时,有百万士兵跟随左右。我拭目以待,希望明朝能重新振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大明朝的兴衰起伏和希望复兴的愿景。诗中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注和忧虑之情。同时
【注释】 三峰草堂:指诗人自号的诗斋。 翠欲浮:山色青翠欲滴。 稻畦:稻田的畦埂。 松涧:松林中的流水。 争流:争相流淌。 朝来:早晨。 风急:大风。 云尽:乌云消散。 历历钟声过五州:指钟声清晰可闻,响彻五州(即今四川、云南一带)。 五州:泛指蜀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景和表达对家乡思念的诗。 首句“雨洗千山翠欲浮”,以拟人手法写山,说大雨把山上的绿色洗得如玉一般,绿得透明,绿得欲滴
避寇仪真六绝句 北固山头竖白旗,西津渡口仆姑飞。将军笑引三千骑,洗马鹅翎问道归 译文: 在北固山上树立白色旗帜,西津渡口的仆姑(一种战马)飞奔而过。将军笑着指挥着三千骑兵,洗马用鹅翎询问归期。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幅战争过后平静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过去战争的回忆。诗中通过对北固山、西津渡口等地理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和破坏。同时,通过将军和洗马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