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戡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它描绘了盱眙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沉思。下面是诗句、译文及注释: 1. 自古东南第一山,于今无异玉门关。 - 注释:自古以来,盱眙(今江苏淮安)就是东南地区最有名的名山。如今它与古代的“玉门关”没有区别。 - 赏析:诗的开篇就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盱眙与历史上著名的玉门关相提并论。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盱眙的悠久历史,也强调了它在地理
诗句:动人春色不须多,一点幽香叵奈何。 译文:春天的美无需繁复装饰,只需一点香气便足以打动人。是谁在林中折得这花,让我因此感到烦恼和不适。 注释: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美景而心生烦恼的情感。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感。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春天的美好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注】偶作:偶然作诗。 老僧真是百无能,有口何尝话葛藤。 入定参禅良自苦,超凡入圣又谁曾。 东西路别徒劳泣,南北宗分自取憎。 个里无禅亦无佛,常行粥饭在家僧。 【注释】 1. 老僧真是百无能:形容老和尚什么也不会做。 2. 有口何尝话葛藤:即使有口,也说不出像葛藤一样纠缠不清的话。葛藤,喻指纠缠不清的烦恼、纠葛。 3. 入定参禅良自苦:在打坐修行的过程中,是会非常痛苦的。 4. 超凡入圣又谁曾
第一句释义:王东卿赠送了墨,我拿起笔来回应,于是作诗一首。 译文:王东卿赠送了墨,我拿起笔来回应他的赠礼,于是我作了一首诗。 注释:王东卿,人名;墨,指王东卿赠送的墨。 第二句释义:一剪吴淞半江水,形容墨色如同吴淞江水一样清澈透明。 译文:一剪吴淞半江水,形容墨色如同吴淞江水一样清澈透明。 注释:吴淞江,即苏州河,位于上海市。 第三句释义:归心已逐水东流,意思是我的思乡之情已经随着河水向东流淌。
【注释】 和:应和,即唱和。 胡秉彝:字敷文,号云壑,江西南昌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 敷文岩桂:敷文山的桂花。 四首:此诗为四首。 【赏析】 秋入东山景物奇 秋天来到东山,景色十分奇特。 花开亦遣野人知 桂花开花时,也让我这个隐居山林的人知道了。 二难佳句真连璧 这两句是说,我与胡秉彝的诗句真是天成一对,难以分开。 顾我深惭嫫与施 看到自己与胡秉彝的诗句,我深感惭愧
端约遗墨梅以诗谢之 先生的诗句已经让人惊叹,用戏作的梅花来回应。 眼中江山的美景能激发诗的灵感,胸中的丘壑画能体现画的精神。 译文: 先生的话语已经令人惊叹不已,用戏作的梅花来回应。 眼前的山河美景可以激发诗的创作灵感,心中丘壑画可以展现画家的精神。 注释: 1. 先生出语已惊人:指先生的诗词已经让人感到震撼。 2. 戏作梅花又逼真:用戏作的梅花来回应,意思是说虽然只是戏作的梅花,但非常逼真。
王东卿赠送我墨戏作品,我也作诗回赠他。因此就依韵和诗以谢他的好意。 挥毫洒翰游戏笔墨罢了,谁能说十天能画一幅山水画。 烟云缥缈在眼前咫尺间,但远山远景应须论及千里外了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少年豪气已如虹,意指诗人年轻时的豪迈气概如同彩虹一般壮美。 抵掌论兵一世雄,表示作者年轻时就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远大的抱负。 智略独超伦辈上,意即他的智慧和谋略在同辈之人中出类拔萃,无人能及。 功名只在笑谈中,暗示虽然拥有卓越的才能和成就,但这些成就往往只是人们轻松谈论的话题,而非真正的荣耀。 弄兵坐扫潢池盗,描绘了作者年轻时便有志于用兵打仗
独占着秋天的美景,独自显得特别出众,藏在岩壑里很少有人知道。招来茉莉花与自己相伴,欺压着黄色的菊花却无法施展。 注释: - 独占秋光自一奇:独自占据着秋天的景色,显得特别出众。 - 深藏岩壑少人知:深深地隐藏在山间的岩洞中,很少有人知道。 - 招还茉莉同为伴:把茉莉花招回来和自己一起。 - 欺压黄花不得施:用黄色的花欺负它,但它却不屈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桂花和茉莉花的不同性格和处境
以下是对《胡长文给事挽诗》逐句的翻译,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诗句如下: 1. 大才深结九重知:大才深刻地与皇帝建立联系。 2. 亲洒宸章出禁闱:皇帝亲自撰写诏书并发布于宫中。 3. 壶遂暮年非不遇:我虽然在晚年遭遇不顺,但并非没有遇到。 4. 谢公雅志或相违:或许谢公的雅志与我相违背。 5. 虎龙倍觉钟山重:虎和龙使得钟山更加显得沉重。 6. 龟鹤还从蜀道归:龟和鹤跟随蜀道回归故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