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广闻
【赏析】 此诗是一首偈颂,作者自号“东壁居士”。这首诗是《偈颂一百四十二首》之二十七。 新年佛法有, “新年”指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新纪元。“佛法”指佛的教义、教法,也泛指宗教的教义、教法,这里特指佛教。“有”是佛教徒认为宇宙间万物都与佛性有关的意思,即万物皆有佛性。“一举”指一举一动。“四十九”指四十九个菩萨名号。“东壁挂葫芦”,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画障歌》,意谓东壁上挂着一柄葫芦形的画屏
这首诗的原文是: 新年头,旧年尾。 第一句下明宗旨,三世诸佛不知有。 是第二句,狸奴白牯却知有。 注释: 新年头,旧年尾。 新年头指的是新一年的开始,旧年尾指的是旧一年的结束。这是对时间的描述,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新旧更迭。 第一句下明宗旨,三世诸佛不知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第一句中已经明确了主题或宗旨,而三世诸佛(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佛陀)都不知道这个主题或宗旨是什么。这是一种表达方式
【译文】 五日不来上堂,三日不来进室。 供奉是众人凑钱办的,饭食是借来的米吃。 【注释】 五日:五天。 不升堂:不上殿堂。比喻不上朝廷做官。 三八:指农历三月初三、八月初八这两天,古人认为这两个日子不宜结婚。 供:供奉。 是:指示代词。 众人:许多人。 办:办理,筹措。 借米:向人借钱,买米做饭。 饭:食物。 是:指示代词。 饭是:吃饭。 是:指示代词。 借米的吃:借来的食物要吃的。 【赏析】
【注释】: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三十九。 风潇潇,雨潇潇——形容风雨交加。潇潇,风雨声。 黑漫漫,明皎皎——形容天色阴沉,星光明亮。漫漫,漫长。皎皎,洁白明亮。 过去灯明佛,面皮厚多少——指过去的佛祖,他的面容多么的和蔼可亲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夜中的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夜晚,以及佛祖的面容。其中“风潇潇,雨潇潇”用来形容风雨的猛烈,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两句是说:有才情的人,一旦成名,便容易形成一种模式,成为某种固定的风格;山僧只管自己打开思路,而那些世俗之人却自以为是地坐断局面,不肯与山僧一起探讨新的境界。“才所重”即指才华,“窠臼”,这里指固定不变、老套的模式。“诸人”指世俗之人。“管”是不管的意思。“安在暗窗前”是说山僧不理会世俗之人,而是潜心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之中。“重计算”是指反复计算,仔细推敲
【注解】 偈:偈颂。一种佛教的诗歌形式,用五言或七言句式,韵律整齐,富有音乐性。颂:歌颂、赞颂。 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九:这是一首偈颂诗,共有二十一句,分为二段。第一段“云门行棒”至“不可放过”,讲述云门禅师行棒的故事。第二段“香山礼拜”至“献佛不在香多”讲述香山和尚向香积寺的祖师求法的故事。 云门: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之一,俗姓张,湖南人。行棒:禅宗用语,指以棒击人的动作来表示佛法的真谛。
富贵却易,雪中断却娘生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财富和地位是很容易获得的,但就像雪中的手臂一样,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贫穷却难,觅心无处更何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我们努力追求金钱和地位,但是当我们失去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地方可以去,也没有人可以依靠。 夜来风色紧,孤客已先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夜晚的风势越来越冷,而我却像一只孤独的旅者一样,早早地感到了寒冷
【注释】 昨夜送:指昨晚。残年:指岁末,即年终。今朝:指今天。贺新岁:祝贺新年。无量法门:无边无际的佛法。百千三昧:即“百千万三昧”,佛教语。又作“百千万行”、“百千万行三昧”、“百千万行三昧”。指修行者在百千万劫中修行成道,证得三昧的境界。 又是:指又是新的一年。 【赏析】 此为《偈颂一百四十二首》之第二十四首。此诗以对仗形式写来,语言平易,通俗易懂。全诗共四句,每两句一联,共两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五 果满菩提圆,花开世界起。 为复神通妙用,为复法尔如然。 将谓春归无觅处,不知移向此中来。 【注释】 果满:佛教语,指佛的功德已圆满。菩提:觉悟、智慧。 圆:圆满。 花:佛教语,比喻烦恼、妄念等。 为复:犹言“还是”。 神通:佛教语,指神通力。 妙用:佛家语,指佛菩萨的妙用。 法尔:佛教语,指自性、本性。然:同“燃”,燃烧、发光。 将谓:犹言“认为”。 春归:佛教语
未举步前踏著, 未开口前道著。 道著踏着,四海浪平,百川潮落。 注释:在还没有开始走路之前,就已经踩在了路上;还未开口说话之前,就先在心里想好了。心中所想的和实际行动的一致,就像海浪平静,江河潮水退去。 赏析: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描绘出一种心境平和、内心坚定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对人生道路和哲学思考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