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式昌
手掬寒泉拜绿苔,满湖残照庙门开。 池蒸暑雨红蕖发,旂卷秋风白雁来。 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景象,通过精细的描写展现了李忠定公祠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半壁空持恢复策,七旬谁展老臣才。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岁月沧桑的感慨。这里的“恢复策”暗指李忠定公生前提出的各种战略和政策,而“老臣才”则意味着这些策略和政策在现实中并未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汪元量。他生活在元朝末年,曾做过宋朝的礼部尚书,后被元朝俘虏。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吴江,即现在的苏州。这首诗是汪元量在吴江船途中所作,描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一句“三年十渡吴江水”,意思是他已经渡过了十次吴江的水,这十年来他一直在吴江度过。 第二句“花草山川渐有神”,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吴江的花草山川都显得生机勃勃,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诗句如下: 迢递关河春欲归,行人相望隔斜晖。 译文为:漫长的路途和河流将春天的景色送回了远方,而行走的人只能通过夕阳中的余晖来遥望。 注释与赏析: - “迢递关河”:描述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关河即指代着道路和河流,表现了诗人对旅途艰险的感受。 - “春欲归”: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时光易逝的感觉。 - “行人相望隔斜晖”:形象地描绘了行走的人在夕阳中相互望着对方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第一二句“数里闻溪濑,入山惟乱松”,意思是在山中行走了很远,才能听到潺潺的小溪声,进人深山只有那参天古松。这两句诗写诗人登山之难和所见之景。“闻”字是虚写,不是实听,“溪濑”即小溪,“数里”,“入山”“惟乱松”等字眼都是虚写的。“闻”字写出山高路远,“惟”字表现出入山的艰险和艰难。“乱松”二字,点明所处位置,表现了环境的险恶。 第三四句“空香薰日气,积翠冷云容”
注释: 1. 问君何事碧山深,独酌寒泉万古心。 - 这句是询问对方为什么来到这样的地方,因为山深且绿如碧。 2. 解带松风言亹亹,闭门花石坐阴阴。 - 在凉爽的松风中解开衣带,坐在门后的花石上沉思。 3. 半生积梦醒华发,随意春芳伴苦吟。 - 大半生都在梦中度过,醒来后头发已经变白。 4. 只有竹林双屐好,相将壶酒日来寻。 - 只有竹林和两双竹制鞋最好了。 赏析:
阵云阴阴作愁绝,东溪一夜溪流赤。 滩头石碎挂死人,死人多于滩头石。 我来维舟延福门,路旁纷纷走避贼。 中有一老哭且行,鲜血新疮在右额。 自言家近幔亭峰,庐井年年习兵革。 红巾三度入闽关,九曲溪山遍荆棘。 今年无贼有戍兵,妻子流亡归暂息。 谁知将军率虎狼,葛伯先夺耕夫食。 乱军纵火焚山庄,牛羊鸡犬皆烹磔。 君看溪边流死人,尽死官军非死贼
双塔江心孤屿留,昔贤觞咏此风流。 绿蘋香送清风远,疑有吟声出孟楼。
人言方朔是神仙,风雪穷冬在客边。 忧国一镫看白发,思乡几辈念青毡。 寒消竹火残更里,酒忆梅花老屋前。 践得东坡江水约,读书犹愿假余年
叹息劳生百感侵,征袍才脱又分襟。 鼓鼙江上催人去,笑语镫前惜夜深。 敢信封侯有奇骨,未应偕隐负初心。 同来瘴雨蛮烟地,祇盼刀环是好音
手掬寒泉拜绿苔,满湖残照庙门开。 池蒸暑雨红蕖发,旗卷秋风白雁来。 半壁空持恢复策,七旬谁展老臣才。 三闽四广终成误,和议难凭自古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