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十渡吴江水,花草山川渐有神。
故垒削平皆沃壤,荒村成聚见归人。
晨餐细脍烹红鲤,夜舫清歌飐白蘋。
还是六朝金粉地,残秋烟景似芳春。

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汪元量。他生活在元朝末年,曾做过宋朝的礼部尚书,后被元朝俘虏。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吴江,即现在的苏州。这首诗是汪元量在吴江船途中所作,描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第一句“三年十渡吴江水”,意思是他已经渡过了十次吴江的水,这十年来他一直在吴江度过。

第二句“花草山川渐有神”,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吴江的花草山川都显得生机勃勃,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第三句“故垒削平皆沃壤”,意思是过去被战争摧毁的堡垒现在已经变成了肥沃的土地,这里曾经是战场,现在却变得肥沃起来。

第四句“荒村成聚见归人”,意思是那些曾经荒凉的村落现在已经变得热闹起来,到处都是返乡的人。

第五句“晨餐细脍烹红鲤”,意思是他每天早上都会吃上美味的鱼,这是在他家乡才能吃到的美味。

第六句“夜舫清歌飐白蘋”,意思是夜晚的时候他会在船上唱歌,那歌声在水面上回荡,好像白苹花一样美丽。

第七句“还是六朝金粉地,残秋烟景似芳春”,意思是虽然现在是元朝末年,但是这片土地上仍然有着六朝时期的痕迹,秋天的风景也如同春天一样美丽。

这首诗通过描绘吴江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