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式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延平军营书所见》的全文。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1. 阵云阴阴作愁绝,东溪一夜溪流赤。 - 译文:浓密的云雾笼罩着大地,让人感到无比的忧愁,一夜之间,东溪的水变得通红。 - 注释:阵云,指的是密集的云层。愁绝,形容忧愁到了极点。东溪,指的是位于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附近的一条小溪。溪流赤,指的是溪水因为某种原因变红。 -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浓密的云雾和溪水的变色
白云洞 赏析与解读古诗之美 1. 诗篇原文 一洞悬危磴,数峰深翠微。山涵春气静,泉养石根肥。幽草自颜色,白云无是非。高僧忘对客,坐补水田衣。 2. 注释解析 - 危磴:陡峭的山路。 - 深翠微:形容山峰色彩深邃而美丽。 - 山涵春气:形容山间充满春天的气息。 - 泉养石根肥:泉水滋养着石头的根部使其变得肥沃。 - 幽草:指生长在隐蔽处的草地,常带有一种神秘感。 - 白云:天空中洁白、无瑕的云彩。
辛未春月由温州至处州道上杂咏 石门洞口白云封,飞瀑千寻挂碧峰。 空羡诗人谢康乐,浣纱二女几时逢。 注释与翻译 诗句注释: 1. 石门洞口:指的是浙江温州的一处名胜古迹——石门洞。 2. 白云封:指洞中云雾缭绕,仿佛有白云封顶的景象。 3. 飞瀑千寻挂碧峰: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如同白色的绸带挂在青翠的山峦之上。 4. 谢康乐:即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谢脁,字季次。 5. 浣纱二女
【注释】 辛未: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史弥远在温州起兵叛乱,史弥远的养子史嵩庆被诛杀。 双塔江心孤屿留:指温州的双塔和江中的孤屿。双塔是宋代建筑,建于公元1205年,位于瑞安市飞云江中游,因有东西两塔而得名。孤屿即独屿,是一块孤立在江中的小岛,在双塔下游约二里处。 昔贤:指南宋时期诗人陆游。陆游曾作《双塔寺》一诗:“双塔耸高标,孤屿峙前汀。” 觞咏:饮酒赋诗。 绿蘋香送清风远
【注释】 连日:几天。 山程:山路,指从温州到处州的旅途。 马足忙:马不停蹄,形容旅途的匆忙。 爱禅堂:爱恋禅寺,喜爱寺院的幽静。 林鸦飞尽:树林中的乌鸦已经飞走。 松门掩:松树林的门已闭合。 万谷笙钟入梦凉:万壑之间传来的乐器声(如笙、钟等)进入梦境使人感到清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的诗。首句写旅途中急于赶路的情态;第二句写旅途中借宿寺院的情趣;第三句写山林中鸟儿归巢
【注释】辛未: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处州:今浙江丽水。石室:山洞中,有石洞的寺庙。虚:空寂,寂静。夜冷:夜深人静。枯僧:入定的僧人,指僧人在夜深时入定。定:入定,打坐冥想。清影:明亮的影子。寒鱼:冬眠的动物。 【赏析】《四库全书总目》说:“诗题下注云:辛未春月由温州至处州道上杂咏也。”这首诗是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写景为主、以抒情为辅。 首句“云深石室白生虚”
辛未春月由温州至处州道上杂咏 回环丹嶂千层出,屈曲清溪百道斜。 一抹林光朝旭上,括苍残雪在桃花。 注释: 回环:曲折环绕。 丹嶂:红色的山峦,即丹霞。 千层:形容山峰层层叠叠。 屈曲:弯曲。 清溪:清澈的小溪。 一抹:一抹阳光。 林光:树林中的阳光。 朝旭:早晨的阳光。 括苍:括苍山,位于浙江丽水。 残雪:残留下来的雪。 在:在……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人言方朔是神仙: - 方朔(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41年)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以其机智和诙谐著称。此处“神仙”可能指的是他那种超脱世俗、不受尘世束缚的特质。 2. 风雪穷冬在客边: - 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天气严寒、大雪纷飞的场景。"穷冬"表示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客边"则表明诗人可能处于异乡或旅行之中。 3. 忧国一镫看白发: -
五坑收抚客民事毕回广州旬日又赴漕涌军营赋示内子 叹息劳生百感侵,征袍才脱又分襟。 鼓鼙江上催人去,笑语镫前惜夜深。 敢信封侯有奇骨,未应偕隐负初心。 同来瘴雨蛮烟地,祇盼刀环是好音。 注释: 1. 叹息劳生百感侵:感叹自己一生劳苦,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2. 征袍才脱又分襟:刚刚脱下征袍,又要与妻子分开。 3. 鼓鼙江上催人去:听到战鼓雷鸣,催促着人们去战场。 4. 笑语镫前惜夜深:在灯火辉煌中
【注解】 辛未: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温州:今浙江温州市。处州:今浙江丽水地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东南永嘉县,古称山阴。 【译文】 划着小艇乘着潮水在海上打浪花,溪水湾流绕过几户人家。 雨丝风片飘落在孤独的船篷下,卧看青山出现于永嘉县。 【赏析】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一幅雨中山水画面,抒发诗人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