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方朔是神仙,风雪穷冬在客边。
忧国一镫看白发,思乡几辈念青毡。
寒消竹火残更里,酒忆梅花老屋前。
践得东坡江水约,读书犹愿假余年。
诗句释义与赏析:
- 人言方朔是神仙:
- 方朔(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41年)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以其机智和诙谐著称。此处“神仙”可能指的是他那种超脱世俗、不受尘世束缚的特质。
- 风雪穷冬在客边:
- 此句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天气严寒、大雪纷飞的场景。”穷冬”表示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客边”则表明诗人可能处于异乡或旅行之中。
- 忧国一镫看白发:
- “一镫”可能是指随身携带的火折子,”愁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看白发”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己年龄的增长。
- 思乡几辈念青毡:
- “青毡”通常指代北方游牧民族所住的帐篷,这里用来象征故土。”几辈”说明这种思念已经持续了几代人。
- 寒消竹火残更里:
- “寒消”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寒冷开始减退。”残更里”则形容夜晚已深,时间接近破晓。”竹火”可能是指用竹子制作的简易取暖工具,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气息。
- 酒忆梅花老屋前:
- “酒”在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梅花”常常被用来比喻坚韧不拔或高洁的品质。”老屋前”则让人联想到温馨而熟悉的地方,唤起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 践得东坡江水约:
- 此处可能引用了苏轼的诗句或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苏轼作品的敬仰之情。“东坡”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别称,“江水约”可能是指两人之间的某种约定或志趣相投。
- 读书犹愿假余年:
- 最后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对长寿的愿望。”读书”是文人墨客的传统爱好,而“假余年”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继续追求知识和学问直到生命的尽头。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寒冬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内心的忧虑与思念。诗人通过对比家乡的自然美景和旅途中的艰辛,表达了对国家和家乡的深深眷恋。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如对苏轼作品的提及,显示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对古代文学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