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深石室白生虚,夜冷枯僧入定初。
水月盈盈人不睡,但分清影与寒鱼。
【注释】辛未: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处州:今浙江丽水。石室:山洞中,有石洞的寺庙。虚:空寂,寂静。夜冷:夜深人静。枯僧:入定的僧人,指僧人在夜深时入定。定:入定,打坐冥想。清影:明亮的影子。寒鱼:冬眠的动物。
【赏析】《四库全书总目》说:“诗题下注云:辛未春月由温州至处州道上杂咏也。”这首诗是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写景为主、以抒情为辅。
首句“云深石室白生虚”,描写了一处幽静而神秘的景色。山高树密,云雾弥漫,给人一种空寂的感觉。石洞里一片洁白,仿佛是白色的世界,显得格外宁静。
第二句“夜冷枯僧入定初”。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入定的僧人进入了石洞,开始打坐冥想。他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孤独和寂寞。
第三句“水月盈盈人不睡”,“水月”是水中映出的月亮。这里的月亮在水中倒映出来,形成了一个圆圆的光影。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然而,诗人并不因此而感到困倦,因为他看到了这个美丽的景色,并为之陶醉。
最后一句“但分清影与寒鱼”。“清影”是指清澈明亮的光影,它投射在寒冷的鱼儿身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将这清影比喻为寒鱼,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这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