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洞口白云封,飞瀑千寻挂碧峰。
空羡诗人谢康乐,浣纱二女几时逢。
辛未春月由温州至处州道上杂咏
石门洞口白云封,飞瀑千寻挂碧峰。
空羡诗人谢康乐,浣纱二女几时逢。
注释与翻译
诗句注释:
- 石门洞口:指的是浙江温州的一处名胜古迹——石门洞。
- 白云封:指洞中云雾缭绕,仿佛有白云封顶的景象。
- 飞瀑千寻挂碧峰:瀑布从高处直泻而下,如同白色的绸带挂在青翠的山峦之上。
- 谢康乐:即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谢脁,字季次。
- 浣纱二女:传说中的西施和越王勾践的王后,她们曾在此浣纱,故名。
- 几时逢:何时能再次相见或相聚。
-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石门洞的壮丽景象,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译文
石门洞口,云雾缭绕,宛如被白云覆盖,瀑布如练,垂挂于青翠山巅。我空怀羡慕之情,想象着当年谢康乐也曾在这石门洞旁浣纱,与两位绝世佳人相遇。然而时光荏苒,如今我们只能在这道上寻觅古人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郭式昌在辛未(1871年)春月从温州至处州道上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皆描绘了石门洞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慨。其中“石门洞口白云封,飞瀑千寻挂碧峰”两句尤为引人注目。首句写石门洞的幽深神秘,云雾缭绕;次句则以飞瀑为引,描绘出一幅瀑布如练、高挂山巅的壮观画面。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石门洞的自然之美,更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后两句则转向对古人的追忆与感慨,通过对谢康乐和浣纱二女的怀念,表达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