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注释】 宪: 指御史,古代监察官。 分宪后圃二咏: 即《后圃》二诗。 雅洁玉簪花: 雅洁:清雅洁净;玉簪花:即茉莉花。 清芬: 清香馥郁。 莫与比: 不与其它花草相比。 向阳栽: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栽种。 植根北窗底: 把花根种在北窗的底下。 【赏析】 《分宪后圃二咏》:这是一首描写茉莉花的诗。诗人赞美了茉莉花的洁白、清香、高雅,并表达了自己对这花的喜爱之情。 “雅洁玉簪花”
仇云轩训其子彦中廉访三绝句,其孙今御史公度持以求诗。 柳玭(fáng)著家法,马援述交情。人称世济美,谁谓公惭卿。 注释: 1. 柳玭(fáng):柳公权(773-865),唐朝书法家、诗人,字诚悬,京兆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柳氏书法以楷书著称于世,尤长于小楷。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柳体”,与颜真卿的“颜体”、“欧阳询的“欧体”并称“唐人楷书三大字体”。 2. 马援(jiǎn):东汉名将马援
【注释】 磨石:地名,在今陕西渭南市。村口的石头上刻有口号:“磨石口,磨石口,一去不回头。”磨石口是通往华山的要道,因此常有行人驻足观看。 伛:弯曲。 碍:妨碍。 行骑:骑马的人。 山家:山村人家。 少憩(qǐ):小憩,休息。 省:知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诗写行者经过一个名叫磨石口的险要关隘时,因路险而不得不停车驻马休憩。这时,黑云压顶,天色骤变,他不禁想起主人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子昂”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右军);“风竹”指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快雪时晴帖》。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这首诗前两句以赞颂王羲之的书法为题;后两句则以赞美王献之的书法为题。 全诗共四句,第一句“笔意出天机”,意为王献之的书法笔力遒劲,运笔自如,仿佛有天赋予他神奇的神韵。第二句“翛然仰复低”,“翛然”形容人洒脱不群的样子,这里指王献之在书法中表现出的飘逸超脱
注释: 师从东国来,却返东国去。 -师:僧人。 -东国:指中国,这里指朝鲜。 -能操无外心:意为有一颗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心。 -何不中国住:为何不住在中国? 译文: 僧人从中国而来,现在却要返回中国。 有一颗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心,为什么不在中国居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语言以及手法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要注重平时积累和理解,特别是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百尺危桥路稍平”的意思是:百尺高耸的危桥,道路渐渐平坦。 “新年邂逅一经行”的意思是:新年偶遇一程,便匆匆启程。 “池台半入荒残景”的意思是:池塘台榭已渐渐被荒废景象所取代。 “觞咏浑非少壮情”的意思是:饮酒吟诗早已不是少年时那种激情了。
【注释】 公安:县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境内。 碌轴:车轴,这里指车轮。 醉翁:欧阳修的号,他以饮酒自娱著称。 坳(áo)径:山间的曲折小道。 露不干:雨水刚刚落下,地面还留有湿气。 蚯蚓哭:蚯蚓是穴居动物,喜欢干燥的环境。这里比喻道路泥泞不堪,蚯蚓无处藏身而哭泣。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雨后初晴的景象。全诗以“公安道中”为题,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雨过后
注释 访僧不遇题壁:到寺庙找和尚没找到,在墙壁上题诗。 莎草(shācǎo):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生或斜生,有匍匐茎;叶基生或生于主茎的上部,狭长,条形,两面无毛,先端渐尖;穗状花序顶生,下部密聚成球状头形,球形,直径1-4厘米;小坚果宽倒卵形,淡褐色;花期5-6月。 筼筜(wéndāng):一种水生植物。亦指筼筜竹。 禅床太清绝:僧人的禅床显得非常清幽。禅床是僧侣坐禅用的方凳。 聊待碧云休
【注】莲华:荷花。折,折断。君:指你。 译文: 荷叶被你采来,莲子被你折断。 你们手拉手像丝一样,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断绝。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男女相爱的诗。“相牵”二字用得极妙:“相”,是互相的意思;“牵”,是牵手的意思。一个“被君”字,就把男子对女子的爱意写了出来,也使女子显得更加可亲可爱了。这一句,不仅写出两人的亲密无间,而且把女子对男子的柔情蜜意写得活灵活现。下句“如丝”,“丝”字用得好
【注释】 鹭:水鸟名。 扇头:指鸟的头部。 欲下势翩翩:形容鹭鸶欲飞的样子。 股无肉:比喻鹭鸶的腿部像没有肌肉,无力支撑身体。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一只鹭鸶欲飞而未能起飞时的情景,后两句则描写了一只鹭鸶飞行时的姿态和腿部无力的状况。全诗以鹭鸶为题,通过对鹭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