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宣城黄山汪公仲云松楼 东吴胜士高起楼,坐对万松云气浮。 流水桃花非世外,小山丛桂为谁留。 繁华竞逐移春槛,货殖空名千户侯。 唯有清标供抚玩,栋梁霖雨付悠悠。 注释: 1. 东吴:指江东地区,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2. 高起楼:高楼耸立的样子。 3. 云气浮:形容云雾缭绕,飘渺不定。 4. 流水桃花:指春天的景色。 5. 小山丛桂:指山中的桂花。 6. 竞逐:争先。 7. 千户侯:汉代一种封爵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松石为题材,通过写松石的特点来赞美其坚贞的品性。第一联“木精山骨旧相亲”,用“木精”、“山骨”比喻松石的坚硬、质朴;“旧相亲”表明松石与人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第二联“霜老苍龙潜委蜕,月明寒玉暗传神”,写松树经受霜打,枝干弯曲,如同潜伏着的苍龙一样有气魄,月光映照下,松枝像冷清的玉一样幽静而神秘,表现了松树的傲岸不屈。第三联中,“丘园预卜长年兆”
【注释】 一笑:一笑之间,形容时间极短。鹘(hú):猛禽,这里指鹰。搦(nuò):抓。兔:指兔子。獭(tǎ):即獭祭,古代祭祀时用鱼、肉等物祭奠。秋闱:秋季科举考试。春试:春天的科举考试。郝隆:字伯道,东汉人,曾以“腹中书五车”自诩,后因饥饿饿死于江边。书: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借典戏谑的诗。诗人通过友人借书来为科举文检阅,戏书一答之,调侃其读书之多、之勤,也暗讽其学问之浅。
【注释】 陪扈:陪同。滦京:今北京。冯唐:汉武帝时,冯唐年老被文帝召见,问以治国之道,但无计可施。事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争笑”二句:指冯唐虽年已高迈,仍应征出使云中,但未得重用。云中,郡名,在今河北北部、山西西北部一带。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赏析】 纪行述怀是诗人对自己出使云中的行程和感想的记录。诗的前八句是作者自叙此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和所思
诗句解读及译文 1. “释褐由来第几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初入官场(即被授以官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释褐"指的是辞去平民身份而进入仕途的意思,"第几春"则是在问自己在这个官场上已经度过了几个春天。 2. “彩衣重袭绣衣新”:这句话表达了对重新获得官位的喜悦之情。"彩衣"和"绣衣"都是古代的官服,代表着尊贵和荣耀。"重袭"意味着再次披上这些服饰,而"绣衣新"则表示这些服饰是新的
【注释】 小景扇:指画有江天寒烟的扇子。桂楫寒烟浦,茅庐老树枝。桂楫:用香木制成的小桨,泛指小船。寒烟:指秋天的水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显得朦胧迷离。茅庐:简陋的住所。老枝:指枯干的树枝。画图嗟岁暮,不及见春时。画图:这里指绘画、写生。嗟:叹息,惋惜。岁暮:年尾。不及,比不上。 赏析: 此诗描写一幅江南水乡寒秋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全诗以冷色调为主,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
注释 - 薰风殿阁舜琴张: 这里可能暗指王仲方的职位是像舜一样治理地方(即“薰风殿阁”指的是皇帝所居之处),且他的才能与舜琴相同。 - 睿念求贤治远方: 皇帝的智慧在于寻求贤能之士来治理偏远的地方,显示了皇帝的远见和对人才的重视。 - 滦水绣衣朝浥雨: 滦水旁的官员穿着绣有衣服,清晨时被露水打湿,形容官员的勤政和对百姓的关怀。 - 淮壖白简夏飞霜: 淮河边上的官员拿着白色简牍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与评价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考生了解诗歌的体裁特点,掌握常用的一些鉴赏方法。 本诗是送别的赠言之作,首句“庐江宪府昔曾经”点明送别之地和送别之人;次句“作掾闻君有此行”写对方此次赴任的缘由;第三句“灊皖诸山倚天峻,淮淝二水得霜清”描绘出一幅秋高气爽、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图;第四句“苍鹰自向秋风击,丹凤还依晓日鸣”以苍鹰、丹凤自喻,抒发自己报效祖国的壮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宣文博士周伯温世家鄱阳别墅有坡先世树梅千株其郡志载宋时守居多梅有亭名玉雪坡伯温爱之亦以名其亭” - 注释:宣文博士周伯温的家族在鄱阳拥有别墅,别墅中有一棵由先祖种植的梅树,共一千株。据当地志书记载,宋朝时期,这棵梅树是太守亲手种植,因此有了一座名为“玉雪坡”的亭子,周伯温喜爱这座亭子,所以也将它命名为“玉雪坡”。 2. “薄俗妖妍莫竞春,万株清气照乾坤。” - 注释
《台州应翁八十号希有斋》赏析 宋褧,字显夫,元代诗人,他的诗歌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台州应翁八十号希有斋》,便是他笔下的一颗璀璨明珠。 首句“老人须发如秋霜”,描绘了一位年迈之人的须发,如同秋天的霜雪一般,透出丝丝寒意,却不失其坚韧与尊严。这样的笔触让人联想到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坚韧。紧接着“深居海滨乐且康”,表达了这位老人选择远离尘嚣,在海边静享天伦之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