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诗句解析及译文: 五夜飞花合御沟,銮舆拂晓建龙舟。—— 在皇宫中,一夜之间,无数的花朵从天空飘落,落在御河(即北京的北海公园内)里,形成一片花海,如同天上的星辰落入人间。皇帝的龙舟(象征皇家权力和地位的船只)清晨时分开始航行。 千官玉佩开黄道,九陌琼枝照彩旒。—— 成千上万的官员身着玉制饰品,走在通往黄道(古代帝王所走的正路)的路上。九条街道上,到处都是盛开的琼枝(指梅花)
卫御史 御史昔乘青骢马,霜气横秋乌府门。 太白终南让高峻,泾流渭水分清浑。 神随丹旐归全晋,名入青编纪大元。 欲识当时真铁面,只今犹有凤皇存。 注释: 1. 卫御史:唐代监察御史的别称,也作“魏御史”。 2. 青骢马:青色的骏马,这里指御史出行时骑的快马。 3. 霜气横秋:形容天气寒冷,霜雪覆盖大地。 4. 乌府门:旧时官署大门用黑漆涂饰,故称。 5. 太白、终南:均指地名
【注释】 风物鲜妍:景物色彩艳丽。 饰:装饰。禁城:皇宫。 豪家:贵族之家。戚里:皇亲国戚的宅第。 花围锦幄:指豪华的花环和锦绣帷帐,用以形容节日时的景象。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阳历四月四日左右,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春天最明媚的时候。 珠楼:用珍珠装饰的楼阁。 帡幪(méng):遮雨遮阳用的帷幕,也泛指帷幔。 持铅椠:拿着书写工具,即从事著述。 铅椠:指写作的工具,铅为笔杆,椠为笔头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两天)我出门在外, 百日里天气忽晴忽雨, 豪富之家的车马争着上路, 小户人家的女人也纷纷上楼。 辇路的芳草长得很茂盛, 御河的碧波静静流淌。 年轻人尽情地饮酒消愁, 谁能写出这样的新诗来记录我的春游胜事呢? 注释: 1.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两天)我出门在外: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两个日子,人们要禁火扫墓。诗人因事外出,在寒食节这天出外游玩。 2. 百日里天气忽晴忽雨
诗句释义 1. 都城杂咏:这是一首描写都城的诗,诗人通过对长安城的描述,表达了对都城繁荣景象的赞美。 2. 万户千门气郁葱:描述了长安城内的繁华景象,万户千门,形容城门众多,人口众多。气郁葱指的是城市的生气勃勃、繁荣昌盛。 3. 汉家城阙画图中:汉家城阙,指汉代的皇宫。画图中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如同一幅精美的画作。 4. 九关上彻星辰界:九关,古代用以防御外敌的军事关口。上彻星辰界
注释: - 都城杂咏:指在京城中的各种诗作。 - 豪杰纷纷白玉京:形容英雄们纷纷聚集在京城,如同白玉制成的宫殿一样。 - 汗颜血指战功名:表示他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流血牺牲。 - 九重见帝多因鬼:表示他们见到皇帝时大多是因为鬼魂出现,而不是真正的皇帝。 - 万里封侯不用兵:表示战争的胜负并不取决于军队的实力大小,而是取决于其他因素。 - 肥马尘深心独苦:形容马匹被尘土覆盖
上中书张参议 中官传敕构鳌山,公相披云犯玉颜。 紫府腾书天咫尺,彤庭赐帛锦斓斑。 丹心济世今能遂,白发归田未可闲。 早晚传宣催大拜,更将霖雨膏尘寰。 译文: 我被召进中书省去参与讨论朝政, 宦官们传着皇帝的圣旨,在皇宫的前面搭建起一座鳌山。 朝廷大臣们都披着云朵来到玉皇大帝的面前, 皇帝赐给他们丝绸和绸缎,锦衣华服绚丽斑斓。 我现在有一颗赤诚的心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明照坊对雨 章台车马去如流,白雨霏烟拂画楼。 九陌平铺明似练,两沟急泻碧于油。 美人虹见西山霁,少女风来北里秋。 凉意满襟帘幕卷,宫鸦归树夕阳收。 【注释】 - 章台:古代长安街名。 - 白雨霏烟:形容雨下得很大,像雾一样。 - 画楼:指精美的建筑物。 - 九陌:京城的街道。 - 平铺:铺展。 - 练:一种细绢,这里用来形容雨后的天空。 - 两沟:两条水沟。 - 虹见:彩虹出现。 - 少女风来
【注释】 流珠:形容音乐优美动人。锦琵琶:精美的琵琶,用丝线织成,有彩色花纹。 韦曲:在长安城东南。 馆娃:即吴王夫差的女儿西施的别称。 杨柳月,指柳树和月光。玉笙,指笙。 象口,指象鼻子(象牙)。吹香,指吹香气。绿雾斜,指飘荡的轻烟。蠹书客,指读书人。牙签、缃帙,都是装书用的竹简或木简,这里借指书籍。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诗人当时任左拾遗,与白居易同在京城为官
诗句注释 1 秦东有古坂:秦代的东部地区,有古老的坡道。 2. 已脱崤函隘:已经摆脱了崤山和函谷关的狭窄地带。 3. 仍瞻灞浐清:仍然可以看到灞河和浐河的清澈景象。 4. 柳条前岁别:指的是前一年在此处分别的情景。 5. 草色蚤春迎:早春时节,草木的颜色显得格外鲜艳迎接春天的到来。 6. 旧路平如掌:指过去走的路现在变得平坦如同手掌一般。 7. 乘骢自不惊:骑着骢马行走在平坦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