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褧
诗歌原文 孝子终天恨,寒泉未足云。 水浆不入口,鹿豕与同群。 手线今何在,杯棬岂忍闻。 素冠曾有刺,珍重守孤坟。 翻译与注释 第一联: - “孝子终天恨”: 孝子一生的悔恨。 - “寒泉未足云”: 形容孝子的心像寒泉一样冷清,无法弥补他的遗憾。 第二联: - “水浆不入口”:表示孝子因悲伤而无法进食。 - “鹿豕与同群”:比喻他与野兽一同生活,失去了人的生活。 第三联: -
【注释】 1. 云裘浮翠漾朝暾:云裘,即云裘衣,泛指皇帝的御服。浮翠漾朝暾,形容皇帝服饰上的五彩斑斓。 2. 舜陛雍容引绀轴:舜,传说是黄帝的名字,舜是古代部落联盟首领;雍容,庄重的样子。绀轴,即绀色车辕。 3. 驼鼓一声离□馆:驼鼓,即大鼓。 4. 龙旗小队驻花园:龙旗,即龙纹旗帜。 5. 空闻祝軷西华道:祝軷,即祝融,传说中的火神。西华道,指西华门。 6. 不及瞻天建德门:建德门,指建德宫。
【注解】 (1)阌乡道中:在陕西阌乡县的途中。 (2)度崤𡽑:越过崤山。 (3)太华:华山,五岳之一。 (4)心已为形役:心里已经被形体所役使,形容身体被束缚。 (5)身兼抱病多:身患疾病还到处奔波。 (6)销磨:消磨,这里指消磨志向。 【注释】 (1)《阌乡道中》是一首纪行诗,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风雨兼程、艰难跋涉的情景。 (2)“过”意为经过。崤山,在今河南省西部,西接华山。
【注释】 煤麝:即香煤,用墨鱼的内脏制成的墨。 龙髓:指墨中所含的龙脑。 豹囊韬:即香囊,古代用来装香料的袋子。 昭应:唐睿宗年号,这里指唐代皇帝。 录楚骚:指《楚辞·离骚》。 多君:指魏元得。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人对墨工魏元得的技艺十分赞赏,认为他制作的墨,其香味高远,品质优良,堪与古人的龙脑、豹囊相提并论。诗人以“居然品格高”赞美魏元得制墨之高超技艺;“剂传龙髓记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注意通晓全诗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思想情感。要结合诗句中的“衙”和“官资”、“溪清石可砚”和“飓息海无涛”等关键词语来分析。“衙”,指衙门;“公车”,即朝廷特派官员到各州县去视察、治理的地方行政事务,也指科举考试。 【答案】 送萧同可之肇庆照磨 遐方殊不恶,幕府独贤劳。 客路离乡近,官资过岭高。 溪清石可砚,飓息海无涛。 此去腾芳誉,公车荐剡操。 译文:远方地方并不坏
《崇天门即事》是元代诗人宋褧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久缀鹓班底: - 久缀鹓班底,意味着长期在官僚体系中任职,形容其官职长久且稳定。 - 这句反映出诗人在官场中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2. 逶迤晓思迟: - 逶迤晓思迟,描述诗人早晨思考事情时的状态。逶迤表示思绪延绵不断,晓思迟则说明思考的时间比平常要长。 - 这反映了诗人对当前职务或政治环境的思考深度。 3.
这首诗是张节妇在清苑的一首感怀之作。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解读: 一线艰危路,伊人亦自贤。 "一线艰危路"指的是人生中充满艰难和危险的道路。而"伊人亦自贤"则表达了张节妇认为她的丈夫(伊人)也是一位有才华、值得尊敬的人。 兰芽始拨雪,桂子已参天。 这里的"兰芽"指的是兰花的花蕾,而"桂子"则是桂花的果实。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来比喻她丈夫的才华和成就。兰花的花蕾需要经过冬天的严寒才能绽放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之子宁亲去,桥门忽别离” - 这句表达了张掌仪(张掌仪可能是一个官职或尊称)即将离开家乡。"宁亲去"暗示了他/她可能因公而离家,而"桥门忽然别离"则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桥门作为送别的地点,突然的别离增添了离别的紧迫感和不舍的情感。 2. “一时分祖饯,六馆重威仪” - 此句继续描述离别的场景。"一时分祖饯"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就要分别
【注释】 ①雄州:今河北雄县,汉时为涿郡。道中:途中。即事:记述所见之事。浙右:指钱塘江,在浙江杭州。下壤:低洼地带。淮东:指淮河以东地区。塘泺:池塘水网。说:谈论。治农功:治理农业。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雄州道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并由此生发议论,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首句写诗人南行过雄州新城道,所看到的田野和田畴与北地迥然不同。“南过”,是“通过”、“经过”的意思。“迥不同”
诗句释义 1 送子炎方去,临岐发永叹。 - 子炎:指王止善。炎方:南方,这里可能指的是广东或福建等地区。临歧:临别。发永叹:发出深深的叹息。 2. 如何医国手,只作理财官。 - 医国手:能治理国家的高手。理财官:负责财政和经济管理的官员。 3. 海晏商帆盛,风清客枕安。 - 海晏:海平如镜,形容海面非常平静。商帆:商船的帆。盛:繁荣。风清:风吹得很轻。客枕:旅客的枕头。 4. 番禺天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