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筠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是中档题。考生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注解和注释来分析。“文始通道源”,道源是道教的源头,这里指老子;“含光隐关吏”,关吏是指守关口的官员,这里指太白金星。“遥欣紫气浮”,紫气是指祥瑞之气,这里指皇帝驾到。“果验真人至”,真人就是仙人,这里指皇帝。“玄诰已云锡”玄诰是古代一种诏书,云锡是说诏书已经宣布给皇帝了;“世荣何足累”
注释: 1 夷齐互崇让,弃国从所钦。 - “夷齐”是古代的两个著名人物:伯夷和叔齐。他们都是商朝末年的人,因反对纣王暴政而隐居山林。“互崇让”指的是两位贤者互相推让,不愿意在乱世中争夺权力。“弃国从所钦”,意为放弃自己的国家,追随心中的敬仰对象。 2. 聿来及宗周,乃复非其心。 - “聿来”意味着来到,“宗周”指的是宗室的周朝。这里表示夷齐来到了周王朝。“乃复非其心”
臧叟(一作“张祜”)隐居在深邃的山谷中,垂钓时心怀浩然之气。 文王感慨过去的梦境,接受天命治理国家,道德修养达到极点。 遵循无为的政治策略,三年淳化之风广布四方。 功成之后便不再居位,遁迹于冲玄之境。 注释: - 高士咏混元皇帝:赞美一位隐士。 - 臧叟:本名不详,唐代诗人张祜的别号。 - 隐中壑:隐居在深山之中。 - 垂纶:垂钓鱼。 - 浩然:形容心情宽广、正气凛然。 - 文王:周文王
【注释】:通玄:精通玄妙。贵阴德:推崇阴德,即崇尚道德。利物:利益万物。非:不是。市朝:指繁华的城市和集市。悠然:自在的样子。大江:长江。散发:解开船帆。缁帷说:指佛教的教义。沧浪:指大海。遗文:遗留下来的文献。昭昭:明白、显著。 【赏析】: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写一位隐士高士咏赞混元皇帝的品德与功绩,表现了作者对混元皇帝的景仰之情。首联以“通玄”点明皇帝之贤,“贵阴德”,称赞皇帝的道德品质
酬叶县刘明府避地庐山言怀诒郑录事昆季苟尊师兼见赠之 【注释】 1. 酬:答谢。 2. 叶县:地名,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 3. 刘明府:指刘禹锡,当时任叶县县令。 4. 避地:躲避战乱而移居他乡。 5. 言怀:表达思念之情。 6. 诒:赠送。 7. 郑录事昆季:指郑余庆,时任叶州刺史。 8. 苟尊师:即苟子,指苟子。 9. 兼见赠之:同时赠送给我。 【译文】 明智的人很少遇到,遇到你便想与你齐名
【注释】 1.高士:指隐居不仕的人。混元:指道教所说的宇宙万物生成的原始状态,即天地未分时的元气。皇帝:这里泛指道家所说的至高无上的神。 2.大名贤所尚:指贤达之士崇尚的是道德高尚的圣人。 3.宝位圣所珍:指神圣的位置是圣贤所珍视的。宝位:珍贵的地位。圣所珍:圣人们珍视。 4.皎皎:明亮的样子;皎然:皎洁的样子。许仲武:许由,字仲武,传说中的古代隐士,相传尧时隐居箕山。 5.遗之若纤尘
高士咏混元皇帝 南华源道宗,玄远故不测。 动与造化游,静合太和息。 放旷生死外,逍遥神明域。 况乃资九丹,轻举归太极。 注释: 高士咏:高士对混元皇帝的颂扬之诗。南华:指《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源道宗:指道家创始人老子,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根本原理。玄远:玄妙深远。故不测:因此不可测量。动与造化游,静合太和息:动静之间,都符合宇宙自然的规律。放旷生死外,逍遥神明域:超脱于生死之外
高士咏混元皇帝 冲虚冥至理,体道自玄通。 不受子阳禄,但饮壶丘宗。 泠然竟何依,挠挑游大空。 未知风乘我,为是我乘风。 注释:混元:指天地未分的浑沌状态。子阳:指老子。壶丘:指壶丘子,即列子。泠然:形容清冷寂静的样子。挠挑:指轻举妄动。乘:动词,利用,凭借。 赏析:这是一首颂扬道家哲学和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混元”开篇,描绘了一幅宇宙未分、混沌一片的图景,象征了道的原始状态。接着
高士咏混元皇帝 大禹受禅让,子高辞诸侯。 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 万乘造中亩,一言良见酬。 俋俋耕不顾,斯情邈难俦。 注释: - 大禹:传说中治水有功的帝王。 - 禅让:指君主去世后由其臣下拥立他人为王的行为。 - 子高:指子高公,即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孟孙。 - 退躬适外野:退隐到野外,远离朝廷。 - 放浪: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 万乘:指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或国家元首。 - 中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赏析。此诗描写了庐山东峰的景色。首联写登高望远,俯瞰众水奔流;颔联写群山环抱,江水浩渺;颈联写云峰之高峻,缥缈之空灵;尾联写自己欲乘风而逝,飘然欲腾矫。诗人以“百川灌彭蠡”开篇,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为下文的抒情做足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