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斯
【注释】姚氏:人名。嘉致:美好景色。惬(qiè):满足。筱(xiǎo)风:细风。动浪:摇荡水面。岸树不遮山:岸上树木不遮挡山峰。啸槛(xiào jiàn):《晋书·王献之传》载,王献之一生好鹅鸭,曾于竹下悬一大金笼,使诸吏守之。每有飞鸟入笼,则投以食物,故其笼中常养鹅鸭数十头,号曰“鹅群”,或呼为“雁群”。后因称鹅鸭为“雁群”。何须说庐阜:何必再说那嵩山的鹿阜寺呢。庐阜:即嵩山鹿阜寺。跻攀
不遇修寺日,无钱入影堂。 故来空礼拜,临去重添香。 注释:没有遇到修寺院的日子(没有机会),无法用钱进入影堂礼拜。所以特意来此空礼拜,离开时又重新点燃香。 僧得名难近,灯传火已长。 注释:僧人因为名声很难接近(不容易交往),寺庙里的灯已经燃烧了很多年。 发心依止后,借住有邻房。 注释:我发誓发心皈依此地之后,就借住在隔壁有房间的寺院
心知受恩地,到此亦裴回。 上路移时立,中轩隔宿来。 川光通沼沚,寺影带楼台。 无限成蹊树,花多向客开。 注释: 1. 心知受恩地:知道自己的恩人在哪里。 2. 到此亦裴回:在这里也会徘徊不前,表示感激之情。 3. 上路移时立:走上路后长时间站立等待。 4. 中轩隔宿来:从里面小厅堂传来了声音,表示有人来访。 5. 川光通沼沚:山间的水流穿过小池塘和沙洲。 6. 寺影带楼台:寺庙的影子映照着楼台
题:在此处作为题目,表明接下来的诗词内容是关于“宣州亢拾遗”的。 赠:表示作者对宣州亢拾遗的赞赏和赠予。 《题赠宣州亢拾遗》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作品之一,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价值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的结构、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结构解析: - 传骑一何催,山门昼未开:首联描述了宣州亢拾遗门前的情景,传达了诗人被紧急召见的消息。 - 高人终避世,圣主不遗才
诗句原文: 湖亭东极望,远棹不须回。 遍草新潮落,连天众雁来。 芦洲残照尽,云障积烟开。 更想鸱夷子,扁舟安在哉。 注释解析: - 湖亭东极望:站在湖边的亭子里向东方极远处眺望。 - 远棹不须回:因为视野辽阔,船只无需回转。 - 遍草新潮落:新的草地覆盖着新落下的春潮。 - 连天众雁来:天空中一群群大雁向南飞来。 - 芦洲残照尽:芦苇洲上的残阳已完全落下。 - 云障积烟开:乌云逐渐散开
归家山行 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 能知此意是,甘取众人非。 遍陇耕无圃,缘溪钓有矶。 此怀难自遣,期在振儒衣。 注释: 1. 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我虽然献赋的才能并不高强,但我不因此而感到羞耻,因为我知道自己能够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能知此意是,甘取众人非:我知道我的志向和追求,我愿意舍弃一些名利和欲望,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和价值。 3. 遍陇耕无圃,缘溪钓有矶
【译文】 在裴明府的县楼,闻友人欢会。 雨后阁楼尘土飘飞,陶家子弟恭敬地作揖致意。 湖上山峦叠翠,门前树木一行一行春色满园。 燕子归巢,檐头映着夕阳余晖;歌声阵阵传来,醉得身软如泥。 登临观赏美景兴味不足,喜悦的是好友数回相邀。 【注释】 闻(wén):听见,听到。 会:聚会。裴明府:唐代诗人裴度的别号。 县楼:指裴度为观察使时的公署。 闲阁(guàn):闲静的阁子。 陶家:陶侃。晋代著名政治家
诗句释义: - “东南路苦辛”:描述的是前往江南的路途艰难曲折,充满了困苦和挑战。 - “去路见无因”: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无奈和遗憾,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原因或借口来阻止他的离去。 - “万里此相送”:形容送别之遥距遥远,路程漫长。 - “故交谁更亲”:表达出诗人对于朋友离别时的感情复杂性,可能既有不舍也有接受。 - “日浮汀草绿”:描述了阳光下汀洲上绿色的草地,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注释】 长安:指唐朝首都长安。 江湖:泛指各地。 计长贫:打算长期贫困下去。 独夜:孤独的夜晚。知己:知心朋友。 论心无故人:意谓没有故人可以谈心。 一灯愁里梦:一灯下,在愁梦中。 九陌:长安城内街道纵横的道路。 清平日:太平安定的日子。致:推荐、推荐做官。出身:门第出身。 赏析: 此诗是作者被贬后寄给朋友的诗作之一。全篇表达了作者在政治斗争中的失意和苦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霜晚复秋残,楼明近远山。 满壶邀我醉,一榻为僧闲。 注释:霜天傍晚,秋天将尽,远处的山峰显得朦胧而模糊,近处的楼台则明亮如镜。满壶美酒邀请我一起畅饮,而我则在一榻上悠然自得地休息,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 树簇孤汀眇,帆欹积浪间。 注释:树林丛生的地方显得孤独而遥远,渔船随着波浪摇曳不定。这些景象让我想起了家乡,心中涌起一股思乡之情。 从容更南望,殊欲外人寰。 注释:我在南方的楼台上从容地眺望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