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
晓起 残月晨光认未明,薰炉贴被晓烟清。 因贪好梦常思睡,任带馀酣懒解酲。 觉半犹嫌惊帐蝶,起来预拟听林莺。 恐虚客约看花早,欹枕呼童问雨晴。 注释: 1. 残月晨光:夜晚的月色和清晨的阳光。 2. 未明:没有完全亮。 3. 薰炉:用来熏香的小火炉。 4. 馀酣:酒后的余兴。 5. 醒半:醒来了一半。 6. 惊帐蝶:被惊动的蝴蝶。 7. 林莺:树林中的黄雀。 8. 欹枕:侧着枕头。 赏析:
【译文】 辰叟圣符召唤我与介孺观看演出《牡丹亭》传奇。这剧的情节和语言都极为美妙,令人称绝。 知道这剧中所描绘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终究是一场戏剧。恐怕是魂魄都要被其迷住,预先戒惧不前。 听到至关紧要的情节,还喝起酒来;到了隔年,也能吃到柑橘。 梦醒之后谁可以提供快乐的东西呢?闹市中,锣鼓声正响亮。 【注释】 辰叟:即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隆庆四年进士。任南京太常博士
【注释】 1.谢客:指谢灵运。他自号“山泽布衣”,隐居山林。谢灵运曾为永嘉太守(今浙江温州),后被罢免,便寄情山水,常游于永嘉的名山大川。柴关,是谢灵运在永嘉郡时所筑的高墙小门,用以隔绝外界,以保其幽居之地。 2.明月:这里指月亮。曾留共往还:曾经有月夜,与诗人一起赏月、作诗。 3.袪病寻方:祛病,除去疾病;寻方,求得良法。这里指寻求养生的方法。餐白石:吃白石上的青苔。白石上长满了青苔,可以食用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虚窗菊影印疏斜,拣得山泉共试茶。”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窗外的菊花在微风中摇曳,影子映照在窗户上显得有些散乱。诗人选择了一些山泉水来尝试泡茶。 2. “香外微涵岩洞韵,声中小验乳冰花。” - 这里的关键词是“香”、“声”。诗句描述了茶香之外还带有岩洞的韵味,声音中也能感受到像牛奶那样细腻的冰块的声音。 3. “水惟取活频看火,洗不嫌多净去沙。” -
诗句原文: 客来雪鹊乱鸣檐,坐语移时肯自淹。 画学还应推米芾,饮宗只合事陶潜。 病防极热微添火,人快轻酣半卷帘。 元笈一篇谈未了,莹莹心眼朗秋蟾。 注释解释: - 客来雪鹊乱鸣檐:客人来到,雪雀在屋檐下乱叫。 - 坐语移时肯自淹:坐在一起说话,时间一长就不想打扰别人。 - 画学还应推米芾:在绘画方面应该效仿米芾的造诣。 - 饮宗只合事陶潜:饮酒之道应当效仿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 病防极热微添火
夜坐 不独坐慵睡亦慵,起同鹤步破苔封。 霜华渐湿晴为雨,天水互涵影似重。 就月经行疑积雪,听涛移坐近寒松。 炉香方炷心应寂,林外犹嫌度远钟。 【注释】 不独:不是只有。 懒睡:不想睡觉。 苔封:苔藓封盖。 霜华:指秋露或晨霜。 天水交映:天空中的云和水面上的波光相互映衬,形成一种美景。 月下:月光洒在地面或湖面上。 疑雪:像是下了一层雪。 寒松:冬天的松树。 炉香:点燃的香炉散发出的香味。 林外
【注释】 不为经秋瘦倍前,愁心难理绪纷然:病后没有消瘦反而比以前更胖。愁心难以理顺思绪纷繁。倍:更加,比。 虽行泽畔还忧国,每步星前仰问天:虽然在田野边走,但仍然忧虑国家。每步星前(指天上的北斗星)仰问天:仰望星空,向天上的众星发问。每步:每走一步。 戒作诗文曾誓墓,闲寻灵梦当游仙:戒作诗文时曾发誓要埋葬自己的尸体,闲暇时寻找灵魂的梦境,当游仙境。曾:过去;誓:发誓。 病馀𢬵定生涯计
【注释】 ①辰叟圣符(指《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指杜丽娘的神魂附于柳梦梅,柳梦梅的魂魄也化为杜丽娘。 ②主宾:指杜丽娘与柳梦梅。 ③“人从”句:指杜丽娘与柳梦梅久别重逢。 ④“酒渐”句:指酒喝到极处,杜丽娘陶醉了。 ⑤清谭:清新的谈吐。 ⑥小犯贪:不贪恋钱财。 ⑦将无:即“岂不”。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形象、生动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在欣赏《牡丹亭》时的感受
邸报 邸报愁抛又取看,时常痛哭总无端。 朝班水火君何利,仕路风波隐亦难。 病起心犹劳念纬,才庸道只合投竿。 买山欲问桃源路,何处烟霾不渺漫。 注释: 邸报:指皇宫中的公告或消息。 惆怅:形容心情不舒畅。 朝班:指朝廷的官员行列。 君何利:指皇帝有何利益。 隐亦难:隐居生活也不易。 念纬:思念纬线。这里指怀念纬线所象征的贤德之人。 才庸:才能平庸。 道只合:只能如此。 桃源: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夜起 午睡常多夜懒眠,虚庭步月影翛然。 酒酣恰值初醒候,香袅仍闻欲尽烟。 相伴无人依竹下,共堪与语问花前。 更移小榻池边坐,一气空明看水天。 译文: 夜晚醒来,常常是慵懒的,没有心情去睡觉。在空旷的庭院中漫步,影子随风飘扬。 喝得大醉正好是刚刚醒来的时候,香气袅袅仿佛还闻到了最后一缕香烟。 没有人陪伴,只能独自倚靠在竹子旁,可以和花儿说话聊天。 把小床移到池子旁边坐下,看着天空中的云彩和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