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独坐慵睡亦慵,起同鹤步破苔封。
霜华渐湿晴为雨,天水互涵影似重。
就月经行疑积雪,听涛移坐近寒松。
炉香方炷心应寂,林外犹嫌度远钟。

夜坐

不独坐慵睡亦慵,起同鹤步破苔封。

霜华渐湿晴为雨,天水互涵影似重。

就月经行疑积雪,听涛移坐近寒松。

炉香方炷心应寂,林外犹嫌度远钟。

【注释】

不独:不是只有。

懒睡:不想睡觉。

苔封:苔藓封盖。

霜华:指秋露或晨霜。

天水交映:天空中的云和水面上的波光相互映衬,形成一种美景。

月下:月光洒在地面或湖面上。

疑雪:像是下了一层雪。

寒松:冬天的松树。

炉香:点燃的香炉散发出的香味。

林外:林子的外面。

远钟:远处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全诗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不独坐慵睡亦慵”,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不想睡觉也不想起床的情景。这种孤独的感觉,让人感到一丝寂寞和凄凉。

次句“起同鹤步破苔封”,描绘了诗人起身后,像一只鹤一样踏着露水走出家门的景象。这句诗描绘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第三句“霜华渐湿晴为雨,天水互涵影似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天空中飘洒的秋露与水面上的波光相互映衬,形成一种美景。这句诗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四句“就月经行疑积雪,听涛移坐近寒松”,描绘了诗人走到湖边,看到月光下的湖水如同被雪覆盖的场景。同时,听到涛声,诗人又回到了寒冷的松树下。这句诗描绘出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

尾句“炉香方炷心应寂,林外犹嫌度远钟”,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房间里点上香炉,心情平静下来,只听得远处传来的钟声。这句诗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