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
注释: 资用斥尽典敝服, 资金耗尽卖掉破旧的衣物。 圮颓止剩半间屋, 房屋倒塌只剩下半间。 拆将难得易一饱, 拆掉这半间屋才能有一顿饱饭吃。 明日忍饥草间宿, 明天只能忍饥挨饿在草窝里过夜。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乙卯岁除夜》的前半部分,描写了作者在除夕之夜的生活困境。诗中“资用斥尽”表达了作者生活困窘,无法购置新衣过年的情形;“敝服”即破旧的衣物,表明作者已经穷到连新衣服也买不起的地步
注释:拿着锄头和锅出门哭泣,想要走却不敢走,徘徊不定。原本以为会逃到家乡去,但这次离开后生死命运如何又岂能预料。 赏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面临艰难抉择时的彷徨和无奈。首句“荷锄携釜出门泣”,描绘了诗人在出门前准备工具、携带家当的场景,表达了他出门的决心和对生活的无奈。第二句“欲行不行空踯躅”,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犹豫不决,表达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第三句“本以逃死去其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写的。诗中描述了农民在战乱中的悲惨生活。 “羊豕杀尽继以犊”,描述了农民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杀猪宰羊,最后只能用牛来代替。这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木皮草根聊充腹”,描述了农民们只能依靠树皮和草根来充饥,这些食物虽然粗糙,但也是唯一的食物来源。这表达了农民们的无奈和辛酸。 第三,“掘得饥鼠带毛啖”描述了农民们在饥饿中甚至会吃老鼠
注释:妻子瘦弱,在狂风中行走还哭泣,不如一起死去。市价每斗米值千金,一妻难买一升粟。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穷苦家庭的惨状,妻子因为生活艰难,而丈夫又因贫困而病逝,家庭陷入绝境。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抒情,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不公平
海庙灾 海翻夜闻鲛人哭,水晶宫阙烟如瀑。万丈冰绡逐劫灰,珊瑚落烬溅红玉。 注释:夜晚,海浪翻滚,仿佛听到鲛人在哭泣。海水中的水晶宫殿被摧毁,烟雾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海水冲刷着岸边的冰块,将它们冲散。珊瑚碎片散落在水中,溅起红色的泡沫。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海水汹涌、宫殿毁坏的惨烈景象。海浪翻滚,仿佛有鲛人在其中哭泣,而水晶宫殿则在劫难逃中化为灰烬。这既是对灾难的直接描述
注释: 1. 乙卯,指明代万历年间的乙卯年。 2. 天行酷,形容天气异常炎热。 3. 齐城,指当时的山东齐地,这里泛指整个地区。 4. 八百,数量词,表示很多。 5. 付荼毒,比喻遭受极大的苦难。 6. 虐魃,传说中的一种凶恶的旱魃,这里指灾害。 7. 火云飞,形容天气酷热如火。 8. 烧尽,用尽,耗尽。 9. 荒原,指被火烧过的原野。 10. 半菽,一半的粮食。 赏析:
注释: 乙卯十九首:作者自注,指作者在乙卯年所作的十九首诗。闾右:指乡里的富人。几家:数家。红粟:红色的小米,喻指粮食。早供:早早地供给。恶少:指那些品行恶劣的人。眈眈目:贪婪地盯着。乌聚:乌鸦聚集。横抢:肆无忌惮地抢夺。白昼间:白天的时候。眼看:看。计同蹙:算计着一起陷入困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乡里富人与恶人勾结、共同侵占百姓利益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富家子弟早早地将粮食准备好
暇办亭落成 雄都开白下,重镇寄师中。 【译文】:雄壮的都城开启在白下,重要的军事基地寄托在师中。 注释:雄都、白下,都是指金陵(今南京)。师中,指金陵为师都。 赏析:此二句写金陵作为国家政治军事中心的历史地位。“雄都”和“白下”,皆为古地名。据《三国志·吴书·孙坚传》注引《江表传》,孙权于黄武二年(223年)封兄孙策弟周为“吴侯”,建都武昌(今湖北鄂州),故称吴国为“白下”
诗句解析 1 英雄露本色 - 这句表达了英雄们的真实品质被显露出来,没有隐藏。 - 关键词:本色 - 指真正的本性或本质。 2. 时时其锋偏 - 表明英雄时常展现他们的力量和锋芒。 - 关键词:锋 - 指尖锐、锋利的部分。 3. 排难别有为 - 描述英雄们排除困难、有自己的行动策略。 - 关键词:排难 - 克服困难。 4. 遑计齐与燕 - 这里表达的是不需要考虑齐国和燕国之间的问题。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描绘了明孔山的奇特美景。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怪哉明孔山,灵窦一线白。 - 明孔山: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明确。 - 怪哉:感叹词,表示惊奇、诧异。 - 灵窦:天然的石洞或洞穴。 - 一线白:形容洞穴的颜色如同白线一样细长。 2. 嵌空彻玲珑,巧似鬼工擘。 - 嵌空:石洞内部结构复杂。 - 玲珑:精致小巧,这里用来形容洞穴的形状和结构。 - 鬼工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