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
这首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述了泉水的景观,第二部分则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 第一部分: 谁使人意闲,听浪宜向晚。 谁使澄素心,波静快平远。 泉脉此何来,乱溅崩雪堰。 滚滚漾冰花,斗此珠珍苑。 相斗势未降,碎击琉璃散。 每夸匡瀑飞,玉跳胜瓴建。 应是天液灵,巧与地籁混。 渟泓不尽奇,故此束而卷。 试取浣尘空,喷薄省决挽。 照之须眉扬,挹之醒沉懑。 寄语洗耳人,此际堪嘉遁。
乙卯十九首 今年饥望明年熟,野赪曾无一寸绿。 村南尽有田可耕,谁使卖剑为买犊。 注释: 乙卯十九首 [明]范景文 吹霜打雪北风号,惨裂肌骨息不属。老人一夜卧且僵,少待将无幼壮续。 译文: 吹霜打雪北风号,惨裂肌骨息不属。老人一夜卧且僵,少待将无幼壮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注。诗中“吹霜打雪”形容天气严寒,“惨裂肌骨”则形象地描绘了寒冷带来的痛苦
【注释】乙卯: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陆游因上书反对与金和议,被免官。十九首:即《剑南诗稿》中的第19首。中贫人:中等贫穷人家。赈:赈济,救济。数升榖:几升米。持去连糠和苜蓿:拿着米去换取连糠草。一勺:一杯。分作两日餐,食尽还愁生计促:一天吃一顿,吃完了还担心生计的逼迫。 译文:中等人家救济了几升米,拿着去买米却换来了连糠草和苜蓿。 我每天只有一杯米,一天吃完还要担心生计的压迫。 赏析
第一首: 减俸劝施收几斛,沟中或可存遗骨。 注释:通过减少俸禄来鼓励别人捐献粮食,希望在沟渠中可以找到那些已经死亡的人的遗骨。 赏析:这是对古代一种风俗的描述,即在祭祀祖先时,会从民间收集粮食,然后捐赠给寺庙等机构。这种做法是为了祈求祖先保佑,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神灵的庇护。 第二首: 青州富守亦何人,苦口属告我良牧。 注释:青州的富裕之人是谁?他苦苦地请求我,让我担任这个美好的职位。 赏析
【注释】 ①入门:进门。 ②苦行役:辛苦服役,行役,指奔走服役。 ③遑(huáng)其顾所私:顾,顾念;所私,指私事、私欲。 ④假:请假。 ⑤喜几不自持:喜,高兴。几,几乎。自持,自己把持。 ⑥那(nǎ)知:谁知。 ⑦百忧攒两眉:形容愁绪很多,眉头都攒在一起了。 ⑧仆:自称。 ⑨数日未晨炊:几天没有做饭了。 ⑩枵腹相待久:枵腹,肚子空。 ⑪主来适其时:主人来了正合我意。适,恰好、正好。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的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的译文如下: 1. 冬夜与岳尔律泛湖限断字(冬天夜里我与岳尔律在湖上泛舟) - “冬夜”和“岳尔律”指的是诗人与朋友的名字或代称;“湖限断字”则是指湖面结冰,无法继续泛舟。 2. 桃花漾春流,深夏荷风散。(桃花随着春水流动,深夏天气里荷花的香气四溢) - 这里用“桃花漾春流”来形容桃花随风飘动的样子,而“深夏荷风散”则是形容夏天荷花开放时的香气四溢。 3
【注释】 吹霜打雪:指北风呼啸。 号:哭丧声。 惨裂肌骨:指北风的严寒。 息不属(su,停顿):气绝。 卧且僵:指老人因受寒而卧着,身体僵硬如死。 将无幼壮续:指少等一会儿,就会有年轻人来接替他。 【赏析】 此诗以“北风”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寒风凛冽、草木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在寒冷天气中生活困苦的担忧和同情之情。 首句“吹霜打雪北风号”,以“吹霜”“打雪”“北风”“号”四个动词组成
【释义】 神:精神,气质;清、峭:这里指诗的韵致。比喻美人的美不在于外貌而在于内在的美质,就像抹浓妆一样不如天然。也需有鉴赏能力的人来欣赏和比较。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花喻人,通过对比手法来赞美花的美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枯峭涧石寒溪水,洗耳之清冷漱齿。 枯峭的山石和冰凉的山溪水,洗去耳朵里的污垢也洗净牙齿间的污垢。 吊古借问谁氏居,传是於陵高士里。 在古庙里凭吊时询问是谁居住在这里,传说这里是高士於陵居住的地方。 於陵何必逊首阳,山薇芬留井上李。 为什么要比首阳山下的伯夷、叔齐逊色呢?山中的薇菜芬芳地留在了山上的井台上。 夷齐兄弟仲夫妻,千载将无一致尔。 伯夷和叔齐这对兄弟
【注释】 揾:拭。穷谷:深谷。稚子:年幼的儿子。牵挽:拉着。跌且仆:跌倒并仆倒在地。委中麓:委弃于山间。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父亲在穷困潦倒的困境下,带着自己的孩子,忍痛离开故乡,投奔他乡谋生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贫困中带着孩子走远,一路上,他们艰难困苦,饥肠辘辘。最后一句“暂作生离委中麓”,意思是说,暂时离开故乡到他乡去谋生,暂且将父母寄养于山麓之下。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