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苦行役,遑其顾所私。
予假得三日,喜几不自持。
那知入门后,百忧攒两眉。
仆走向前道,数日未晨炊。
枵腹相待久,主来适其时。
主来何所有,看囊竟如斯。
向内室人谪,稚子怨朝饥。
微禄不糊口,作官欲何为。
平生豪壮气,忽忽若披靡。
谁知夷由节,祇贻家人嗤。
唯予两尊人,温语好慰之。
儿自行尔志,莫以穷愁移。
匪缘贫无怨,何云涅不缁。
幸有头上簪,可供釜中糜。
子其苦茹荼,予将甘如饴。
丈夫抱微尚,肯徇儿女悲。
且谩学古人,愤作北门诗。
【注释】
①入门:进门。
②苦行役:辛苦服役,行役,指奔走服役。
③遑(huáng)其顾所私:顾,顾念;所私,指私事、私欲。
④假:请假。
⑤喜几不自持:喜,高兴。几,几乎。自持,自己把持。
⑥那(nǎ)知:谁知。
⑦百忧攒两眉:形容愁绪很多,眉头都攒在一起了。
⑧仆:自称。
⑨数日未晨炊:几天没有做饭了。
⑩枵腹相待久:枵腹,肚子空。
⑪主来适其时:主人来了正合我意。适,恰好、正好。
⑫主来何所有:主人来时拿什么东西给我呢。
⑬看囊竟如斯:看,瞧。囊,口袋。竟,竟然。如此,这样。
⑭向内室人谪:指家里的人责备我被贬官。内室,家内。谪,降职。
⑮稚子怨朝饥:孩子们因为早晨吃饭而抱怨。
⑯微禄不糊口:微薄的俸禄不够维持生活。
⑰作官:当官。
⑱平生豪壮气:平生,平时;豪壮,雄壮有力;气,气概;此处指气概。
⑲忽忽若披靡(fú):忽然,突然;披靡,像倒下一样;这里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⑳夷由节:指隐居山林。夷,平易;由,通“迂”,迂远;节,操守。
㉑贻家人嗤(chī):给家人带来嘲笑。
㉒唯予两尊人:只有我这两位父母在。
㉓温语好慰之:温和的话语可以安慰他们。
㉔儿自行尔志:你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
㉕莫以穷愁移:不要因为穷困忧愁而改变了你的意志。
㉖匪缘贫无怨:不是因为穷苦才怨恨别人。
㉗何云涅(niè)不缁(zī):何,怎么;涅,黑土,比喻污点;缁,黑色丝线,用来染黑头发或衣服;这里比喻污点;不缁,不受污点,不被玷辱;缁,黑;这里指受污。
㉙幸有头上簪(zān):幸好还有发簪。
㉚可供釜中糜(mí):可以做一锅粥。釜,古代的一种煮食器;糜,米粥;这里是形容家境贫困。
㉛子其苦茹荼(tú):你忍受着苦难如同吃苦荼。
㉜予将甘如饴(yí):我愿意承受苦难如吃蜜糖。
㉝丈夫抱微尚(shàng):男子汉应该有高尚的节操。微尚,高尚的志趣;尚,志趣。
㉟肯徇儿女悲:难道能为了儿女的悲哀而违背自己的意志?
㊱且谩学古人:暂且模仿古人的行为。
㊲愤作北门诗:气愤地写下《北门》诗。北门,指卫公子元朔北门亭上的诗,是卫元朔的诗名。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诗人仕途失意、家庭贫困、寄情诗酒之作。首联写诗人因公务繁忙,连家都无暇回;颔联写诗人得三天假,高兴得不能自已;颈联写诗人回家后,发现家中已遭变故,心情十分沉重;尾联写诗人为家庭困难而担忧叹息,但又想通过饮酒解忧。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不幸的同情和忧虑之情以及面对困境时仍不失豪迈之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