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破不得生,何如未破死。
嬴得身不辱,且了人臣事。
先生代前筹,自筹岂过尔。
亦复成人名,成功似不止。
一举两得之,斯名天下士。
正中忽出奇,腐儒那得此。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聊城吊古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全诗四言为主,句式工整,节奏舒缓,语言平实。诗人通过“破”、“不”和“得”、“了”等字眼的重复使用,突出了聊城破后,百姓死难的惨状;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宁愿战死疆场的豪情壮志。
【答案】
即聊州,是当时山东境内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塞。②“聊城”被金军攻破以后,百姓死于非命者甚众,诗人面对这一现实深感悲痛。③“城破”之后,“不得生”是说聊城失陷,城池被攻陷,城内人无法生存;“何如未破死”则是说聊城没有失陷,如果还没有被攻破的话,百姓就不会死去那么多。④“嬴得身不辱”是说聊城的老百姓在城被攻破后,虽然遭受了极大的灾难,但他们却能保持自己的尊严,没有受到侮辱。⑤“且了人臣事”是指聊城的老百姓虽然遭遇到了这样大的灾难,但他们却能忍辱负重,尽到了作为臣子的责任。⑥“先生代前筹”是说聊城的百姓在城被攻破后,他们并没有选择逃跑,而是选择了坚守,而那些做将军的人却在替他们谋划着退路,这是对将军们的讽刺。⑦“自筹岂过尔”是说聊城的老百姓并没有让将军们为自己谋划出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立场。⑧“亦复成人名”是说聊城的老百姓虽然经历了这样的苦难,但他们却能坚持到底,成就了自己的名声和地位。⑨“斯名天下士”是说聊城的百姓的名声已经响遍天下,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君子。⑩“正中忽出奇”是说正当聊城的人民在坚守的时候,突然有一位将军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战术,取得了胜利。⑪“腐儒那得此”是说像那些只知道守城的腐儒之人,又怎么能有这样的战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