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贡
【注释】 ①南明山:山名,在今安徽宣城。 ②石磴(dèng):石阶,台阶。 ③积翠:堆积的青山。 ④古殿:指寺庙中的殿堂,这里代指南明山。 ⑤碧树:青翠的树木。 ⑥仙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泛指山巅。 ⑦钟鼓:古代寺宇报时的乐器。 ⑧风烟万壑来:形容山势高峻,云雾缭绕,千岩万壑中风声、烟雾弥漫而来。 ⑨衔杯:口中含着酒杯。这里用典出自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注释】吕梁:山名,在今山西离石县北。玄云:黑云。水部:指唐代诗人李邕。谢山灵:谢却山灵的风雨,指天气晴好。蒲汀: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赏析】《过吕梁》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二首。诗写旅途所见所感。首联写秋高气爽,天空湛蓝,白云飘浮,时有黑云出现,但终被阳光驱散;颔联点出“过吕梁”之题,并写此行是顺水而行;颈联写此行目的,即游历名胜古迹;尾联写夜宿舟中的情景,并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写得平实朴素
译文 春天的雪,怪诞而凄冷; 知道是柳絮飘落成雪,还是梅花飘落成雪? 日出时,阳光斜照进窗子,雪花依然飘舞。 随着风儿,飘动着绕着栏杆。 云朵遮住了千里的天空,我独自坐着想念京城。 注释 1. 春雪:春天里下的雪。 2. 怪尔阳春日:奇怪地,在春天的日子里。 3. 凄凄昼雪寒:在白天下雪,感觉寒冷刺骨。 4. 飞絮假:指柳絮像雪花一样飘落,但实际是柳絮而不是真正的雪花。 5. 还当落梅看
南都送道士 从你离开白下城,你的灵性和悟性已经融入玄冥。 开始相信虚无之外,原来别有一套经书。 天地间寄于水火,阴阳之间走雷霆。 默默无闻眼前事,真如江上浮萍般飘零。 译文: 自从你在白下城告别后,你的灵性和悟性已经融入玄冥。 开始相信在虚无之外,原来别有一套经书。 天地间寄于水火,阴阳之间走雷霆。 默默无闻眼前事,真如江上浮萍般飘零。 注释: - 自君辞白下:自从你在白下城告别。 -
【注释】 白日寒城暮:白昼在寒冷的城池中渐渐降临。 清秋画角哀:秋风凄凉,吹起的号角声显得哀伤。 地偏妨采菊:地方偏僻,妨碍了去采集菊花。 乡远怕登台:故乡遥远,担心登上高台。 鸿雁天边去:大雁在蓝天上飞去。 风云塞上来:风云从塞北刮来。 故交零落尽:老朋友一个接一个地离世。 卮酒向谁开:我举起酒杯向谁喝呢? 【赏析】 此诗为登高之作。诗人以登高见闻抒写忧国之情,借重阳节之“衰飒”景象
诗句:对酒重阳雨,登楼万里心。 译文: 在重阳节的这天,我举杯饮酒,但天空中却飘洒着秋雨,这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登上高楼,放眼望去,我感受到了万里之遥的距离感和孤独感。 注释: - 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日。这一天有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 - 登楼万里心:形容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感受到距离的遥远和内心的孤独。 - 异花:指秋天特有的花。 - 晚节:这里指晚年的风骨和品格。 - 寒林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综合鉴赏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诗句的大意,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求考生在赏析中注意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首先要注意诗的内容理解,然后再从思想感情、艺术技巧方面进行分析。“山水留佳赏”一句是说美景留人欣赏;接着两句是说登高望远,早就有登临观赏的愿望了。第三四句是说重阳节这天,诗人却只能空读汴京台城的诗词。第五六句是说卧听雨声,愁思难禁,停云而思
分赋春雨得时字 为爱西堂雨,黄昏坐不辞。 础痕移榻处,池涨卷帘时。 瑞纪农官颂,题分水部诗。 客车何日返,真长故山芝。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之情。诗中描述了作者在家中欣赏春雨的情景,以及与朋友们一起赏花、品茶、吟诗的欢乐时光。 赏析:这首诗以“春雨”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了春雨的美丽和诗意。诗人通过对春雨的观察和体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注释】 骨肉:这里指兄弟。零落:凋零。还家:回家。归:归宿。自伤:悲伤。块:同“块垒”,郁结的心事。谁:疑问词,谁让你这样?遣:让。雨揠春苗病:春雨淋湿了幼小的苗。揠(yā):拔起。旅雁稀:行旅之人稀少。木兰楫:木兰船。东沂:在今山东临沂县东南。 【译文】 兄弟骨肉都离散,回到家中不如去他乡。 自己心中真难受,谁又让花儿飘向远方? 春雨打坏了幼苗病,风也吹折行旅人的翅膀。 木兰船上轻飘飘
宝应元夕饮朱升之舍 望望平安驿,春行路不遥。 故人还此地,芳序且元宵。 水近潮通閤,灯寒月过桥。 计程拚取醉,佳赏更须招。 注释: 1. 平安驿:指驿站名,位于平安县境内,是古代的交通要道。 2. 春行路不遥:春天行走在路途上并不觉得遥远。 3. 故人:老朋友。 4. 芳序:美好的时节,这里指元宵节。 5. 水近潮通阁:靠近水的潮汐通道。 6. 灯寒月过桥:灯笼被风吹得冰冷,月亮穿过桥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