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秋千 其一 吾今两鬓已成丝,每每逢春独自悲。 最恨秋千无力上,风流不比少年时。 注释: 秋千:一种古代游戏器械,可以荡在长绳上来回摆动。 两鬓:指两鬓头发,泛指头发。这里指年纪大了,鬓毛变白了。 丝:指白发。 逢春:春天来临的时候。 独自悲:自己感到悲伤。 最恨:最讨厌。 秋千:一种游戏器械,可以荡在长绳上来回摆动。 无力:没有力量,无法举起或提起某物。 不比:不如。 赏析:
【注释】 翠微亭:位于江西庐山。此亭建于山巅,四面环山,故有“翠微”之名。万木轮囷卧岁寒:形容万木苍翠,枝干盘曲,仿佛是蜷卧在寒冷的冬天中。一声啼鸟应空山:指听到山上传来的一声啼叫声。兴来小立危栏畔:兴致来了,就独自站在高高的栏杆边,欣赏眼前的美景。身在碧云霄汉间:身在如碧云一般美丽的天空和银河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庐山景色的诗作。作者借写景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首联先写山峦叠嶂、树木茂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的把握和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的内容,理解其意思,并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再落实到诗句。注意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彩索高悬锦柱头”意思是:五彩丝绳像彩虹一样高挂在华丽的柱子上。“女郎花下竞风流”意思是:美丽的女子在花儿盛开的地方争奇斗艳。“垂杨影里曾窥见”意思是:杨柳的树影之中曾经看到过
【注释】 王氏山亭: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山亭。故基:旧基,遗址。 危基:指王氏山亭。 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赏析】 这首诗是说,当年王之涣的山亭虽然碍着月光而不能停留,但拆掉了它的危险基础,又在那里重新建造了一个山亭。夕阳西下时,他拄起手杖,在山亭中眺望四周的景色。江面上有一只小船,正驶过江去。 诗的前两句写王氏山亭被拆掉后,又在那里新造了一个山亭;第三句写夕阳西下
【注释】 1. 櫩(ěi):同“扉”,门。刘山人:指刘晨。2. 奔渴骥:骏马奔跑时,尘土飞扬,好像口渴的马在喝水。3. 修蛇:修长而蜿蜒的蛇形。4. 纯翠:形容竹子颜色鲜绿。5. 交红:交相辉映,形容花的颜色艳丽。清供:清淡的食物。6. 汲水:取井水。煎茶:煮茶。7. 隐士:不仕二姓的人,指刘晨。8. 渴骥:口渴的马。9. 饮泉:喝泉水。10. 石涧:石头形成的小溪。11. 松子:松子,松树种子
注释:芗林一谱传清白,以耐名轩更出奇。修竹护窗梅夹路,岁寒消息独君知。 译文:在芗林中有一谱流传清白,以耐命名的轩更为奇特。修竹环绕的窗户梅花夹道,岁寒的消息只有您知道。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芗林美景和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深情的诗歌。诗中通过芗林、修竹、梅花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诗人以芗林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喜爱和珍视之情
注释: 破败的茅屋孤独地伫立,断碣横斜在地。剥去苔藓仿佛能看见刻在上面的名字。自从人走后,一掬寒泉便不清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破屋、题名石以及寒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人事的怀念和感慨之情。破屋与题名石相映成趣,寒泉又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富有情感色彩的画面
【注释】 1. 玉泉观:在陕西长安县西北,相传为唐代玄宗所创建。金鱼池:在玉泉观内。2. 金鳞:指金鱼。3. 鬐鬣(qíliè):鱼的脊鳍和尾巴。4. 忍从:不忍跟随。5. 虾蟹:指小鱼小虾。6. 蛟龙:指大鱼。7. 尊梵宇:指庙宇。8. 灵源:指泉水。9. 商霖:商代末年,周武王起兵伐纣,天下大旱,商王帝辛请雨师求雨不果,乃以币聘雨师求雨。雨师名“箕”,后因称求雨为“求箕”,或“求箕子”
谢友人惠笔 翰墨场中浪得名,近来研席愧尘侵。 紫怀心素锋铓健,红束腰身管套深。 珍重故交分数种,胜于野老获千金。 便当拂茧晴窗下,剩写新诗倩鹤吟。 译文: 谢友人赠送的笔, 在笔墨场中虚有其名, 最近我惭愧地发现,我被尘埃所侵染。 我的笔袋里装的是一支紫色的笔, 它的内心坚韧有力,锋芒锐利; 这支笔的笔身是红色的,笔套很深。 请珍惜这份友谊,你为我带来了宝贵的礼物。
【注释】 宿:住宿,过夜。洞霄虚白房:指在山洞的空屋中过夜。 列岫:排列的山峰,即山。 宗奇观:是说这山峰群像奇特的景点。 藤萝:指缠绕在岩石上的青藤和树木。 门:门户。 隔岩龙唤雨:指隔着岩石的山风吹来,好像龙在召唤着下雨。 云走半窗昏:指云雾弥漫,只露出窗口一半,显得有些昏暗。 赏析:诗人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前两句写山势之险峻、自然风光之秀美;后两句写风声之浩大,云雾之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