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龄
《西江月·于湖韵答少谷》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厚友情的诗作。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首句“为甚侯封万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被封为高官,被赐予广阔领地的羡慕与尊敬。 - 第二句“何须药捣千年”:诗人认为,即使药物需要长时间才能见效,但真挚的情感和友谊却能迅速影响人的心灵。 - 第三句“云英分载绿蓑船”: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云英(即云彩中的英华)承载着绿蓑船上的游子之情
注释: - 巫山一段云:指巫山的云,因为巫山是楚地的神女峰所在地。 - 鸦逐将归日:比喻太阳快要落山,乌鸦开始返回巢中。 - 松留欲散烟:形容松树枝条上挂着的雾气即将消散。 - 愁乡知有几重天,况堆千万山:意思是家乡离这里很远,而且有无数的高山阻隔。 - 虫网经风吹绝:被风吹断的蜘蛛网。 - 又向帘旌重结。一丝分做一条心:形容思念之情如同蜘蛛网一样紧密相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思乡之情的诗
水面红鳞欲上钩,登临无处觅高楼。 庭院梨花春不管,梦悠悠。 那有红颜能百岁,凭他杯酒解千愁。 空把镜中双脸泪,各分流。 注释说明: - 诗句一:“水面红鳞欲上钩”描述了鱼儿在水面上游动,仿佛要被钓钩吸引的样子。 - “登临无处觅高楼”表达了诗人无法找到高处来观赏美景的感受。 - “庭院梨花春不管”,描绘了春天里庭院中梨花飘落的景象,而诗人却无心欣赏。 -
破阵子·织女那愁河汉 赏析: 《破阵子·织女那愁河汉,班姬不怨秋风。醉后玉钗敲几股,舞罢真珠扫一丛。浅妆嫌粉红。怯病渐辞樽俎,贪欢爱理丝桐。无限昨宵恩宠事,都在人前一笑中。泪笺封几重》是一首描绘女性在特定环境下情感与生活状态的古诗。诗中通过“织女”和“班姬”两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示了她们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变化,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接下来将逐一分析这首古诗的各个方面
诗句释义: 自恨眉娇,谁怜腰细,梦魂万里随鞍辔。 译文: 自怨自艾,我因眉毛过于娇媚而感到懊恼,谁会怜惜我那纤细的腰身,在梦中,我的梦境飘摇不定,仿佛随着马鞍四处游荡。 注释: 1. 自恨:自怨自艾,自怜自艾,自悔自责。 2. 眉娇:眉毛娇美,形容女子的眉毛非常漂亮。 3. 谁怜:谁会可怜,谁会同情。 4. 腰细:腰部纤细,形容女子的腰身非常纤细。 5. 梦魂:梦境中的魂魄
【解析】 题干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注释”,注意注释要简要。 【解答】 前蜀杂事诗: 常让官家第一筹,画楼忽命撤浮游。(常让,即王建,字建,唐末五代时为成都尹,曾封许国公。画楼:指成都府城西的安乐宫和南面的花萼相辉之楼。) 殿前名马亲王赐(唐宣宗时,李德裕曾任宰相。有一次,宣宗问他:“天下谁最贤?”他立即答道:“臣有一匹千里马,名叫“奉圣”,但朝廷没有地方饲养。”宣宗说:“那就赐你吧!”)
注释: 楼头嘱咐流红,别匆匆。习惯自己飘零不要恨雨和风。 深杯泪,难成醉,暮云重。又是斜阳西下月亮向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离别的词,通过女子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楼头嘱咐流红,莫匆匆”,这句的意思是在高楼之上,向离去的人嘱托,不要让匆忙的脚步走得太快。 “惯自飘零休恨雨和风”,这句的意思是习惯了独自漂泊,不要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感到遗憾。 “深杯泪,难成醉,暮云重”
【译文】 斜阳照在山楼一枕之上,落帘钩。全仗蕉花栀子做残秋。 寸肠断,歌声乱,不禁愁。牵动谁家心事上眉头。 【注释】 相见欢:词牌名。又名“兰陵美”。双调,六十四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两平韵。 斜阳:夕阳。 枕:枕头。 山楼:高楼。 落帘钩:指落日的余晖映照在窗帘和门环上。 蕉花栀子(zhī zi):一种植物,花白色,有清香。这里指代秋天的景物。 寸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歌声乱:形容歌声悲切
卜算子·二首 塘暖宿鸳鸯,百树珊瑚覆。乍见东风便别离,怪得和人瘦。香颈乍回时,粉额初裁就。占得江南第一春,一夜眉梢透。 注释: - 塘暖:池塘温暖。 - 宿鸳鸯:与鸳鸯一起栖息。 - 百树珊瑚覆:周围有各种树木像珊瑚一样覆盖着水面。 - 乍见东风便别离:刚一看到东风便感到要分别。 - 怪得和人瘦:难怪你和人一起会显得消瘦。 - 香颈乍回时:突然转头时,脖子散发出香气。 - 粉额初裁就
【注释】 片玉韵:词牌名。 绮罗:鲜艳的丝织品。 娇红:指女子的面颊,喻女子之美。 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妇女用来扇风或遮阳。 吟柳絮:咏柳絮随风飘扬的景象。 【赏析】 这首《玉楼春·片玉韵》是北宋晏殊所作,全词以咏物起兴,借月、帘、蜂、蝶等物写江南春景之美,并以“轻衫”、“郎面”等物写男女情爱之乐,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