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岐
【注释】: 汉宫:指汉武帝的宫殿。汉宫,指西汉王朝的皇宫。 铜人:《汉武故事》记载,汉武曾制作了两个铜人,一为司命之神,一为后土之神,立于甘泉宫。 海沤生灭:大海的水涨潮、退潮,就像生命的生与死。海沤生灭,比喻世事变化无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汉宫中的铜人为题,写其“泪滴铜人久不乾”的情状,表现铜人的孤独寂寞和悲凉凄苦。诗中“列仙诗”三字点明题目所咏之物,即咏汉宫的铜人
【注释】 生世苦违异:人生在世,总是违背常理。 退守诗书残:退隐之后,只能以诗书为伴。 寥寥古人中:在众多的古人中。 默求心所安:默默地寻求心灵的安宁。 出语遭疑讪:说话时遭到别人怀疑和诽谤。 孤踪良独难:孤独的行走,感到很难。 吾兄自逆旅:我的兄长从旅馆出来。 坦:真诚。 委肺肝:坦诚相待,毫无保留。 片言质要妙:只言片语,却能抓住要害。 视君方寄食:看着你正在寄食他乡。 殊不忧饥寒
诗句原文: 一颗冰桃落汉家,群仙争妒锦宫霞。 当时不信元君诳,今日东风正着花。 赏析: 本诗为《列仙传》的序言部分,通过描述一颗冰桃子落入汉代的场景,引出了关于仙人的传说。诗中“群仙争妒”描绘了众仙人对这朵冰桃的争夺和嫉妒之情。而“当时不信元君诳”则表达了在故事开始时,仙人对于这种奇异现象的真实性存疑。“今日东风正着花”则寓意着现在这个春天,随着春风的到来,那冰桃终于盛开了。整体上
列仙诗·注《老》争传河上公,文皇虚访拟空同。 乘云瞥地呈灵幻,何怪文成与少翁。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列仙诗》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列仙们的描绘,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追求道义的精神风貌。诗中“注《老》争传河上公”指的是人们争相研究老子的著作,而“文皇虚访拟空同”则暗示了皇帝也来寻求道义。最后两句“乘云瞥地呈灵幻,何怪文成与少翁”表达了对仙人的敬畏之情
绣水云湖间,距城近十里。 绣水:指绣江。云湖:指云台山。 绣水云湖间,距城近十里:绣江流经云台山下,距离县城只有十来里。 爰有石隐人,诛茅托于此。 爰有:即“乃有”。石隐人:指隐居在石岩的人。诛茅:砍去茅草,搭建茅屋。 我欲访幽踪,披衣凌晨起。 我:作者自称。幽踪:隐士的踪迹。披衣:起床穿好衣服。 徐步乘春风,云树互迤逦。 徐步:慢慢地走着。乘:趁着。风:此处是名词,表示春天的气息。 道旁问耕夫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归纳分析。此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并赏析诗句,注意翻译时不要遗漏关键词语。 (1) “紫庭夜降玉晨君”,紫庭:指天门,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玉晨:美玉制成的晨星。 (2) “面授灵威鸟迹文”,面授:当面教导。灵威:神奇的威力。鸟迹文:指《易经》中的八卦图,相传是伏羲画卦的图案。
【注释】 列仙:相传古代帝王和文士死后升天成为神仙,其事迹称为列仙。汉宫:指汉武帝的宫殿。铜人:传说汉代曾铸造铜柱立于殿中以镇压邪灵。 衰草:草木枯萎貌。夕阳寒:夕阳西下,天色渐晚。海沤生灭:大海中的泡沫,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又出现,比喻世事无常,变化无穷。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在诗中借“列仙”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写景,渲染出凄凉的氛围
汉宫衰草夕阳寒,泪滴铜人久不乾。 举手摩挲相慰语,海沤生灭本漫漫。
生世苦违异,退守诗书残。 寥寥古人中,默求心所安。 出语遭疑讪,孤踪良独难。 吾兄自逆旅,坦然委肺肝。 片言质要妙,曲折颇有端。 视君方寄食,殊不忧饥寒。 冥获或自笑,心战亦寡欢。 内胜足天机,身穷中愈宽。 时月一过从,开襟意为殚。 虑余摇异说,发药相劘钻。 往往切余心,惭汗同露漙。 白璧陈座席,自觉多垢瘢。 相资八年余,如镜正衣冠。 忽闻当别去,朝夕越河干。 北堂有慈命,于理难盘桓。
绣水云湖间,距城近十里。 爰有石隐人,诛茅托于此。 我欲访幽踪,披衣凌晨起。 徐步乘春风,云树互迤逦。 道旁问耕夫,云此草庐是。 榆柳翳柴扉,竹石森阶戺。 斯须先生出,白发短覆耳。 骨趫更神完,古意见冠被。 询名各嗟讶,入坐略诺唯。 烹茗发清言,纷纶具玄理。 夕阳在树杪,欲去情不已。 挥手寻归途,苍茫暝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