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廉
【注释】 裙色银红衫色酱:裙子是银红色,上衣是酱红色。 商量问赠当何饷:商量着赠送什么礼物好呢?饷,赠送的意思。 晴日邻姝相过访:晴朗的日子里,邻居的女子来找我做客。 聊笑向:闲聊、嬉笑着。 手头攀住垂杨漾:手边攀住杨柳荡起的微波。 袅袅东风杨柳宕:轻轻摇曳的柳枝在东风中飘荡。 顾曲周郎曾昔傍:想起了过去周郎(周瑜)也曾在旁边观赏歌舞。 心颇怅:心中有些惆怅不安。 侍儿服饰都新样
【注释】 1.定风波:词牌名。 2.虞美人:词牌名。 3.家世千年赵上卿:指赵国的后代,世代显赫。 4.晚春丽质:指美女的美貌。 5.西楚雄王:指项羽。项羽曾称霸于西楚,故称。 6.媚妩:娇媚。 7.多情:多情种,形容人感情丰富。 8.抵死:极力。 9.倾城:倾国倾城,原指因美貌而使国家倾覆,后用来形容美女。 10.李代桃僵: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指兄弟间互相替代,比喻彼此利害相共
手把荷花来劝酒。 荷花不及佳人手。座上红莲更碧藕。 大开口。人生难得王乔寿。 又是梧桐秋落后。湘帘斐几还依旧。 昔日游龙今日狗。咨嗟久。 风流谁似湖州守。 注释: 1. 手把荷花来劝酒:用荷花和酒互相敬酒的方式表达友情或祝福。 2. 荷花不及佳人手:比喻对方的美丽或才华超过了自己。 3. 座上红莲更碧藕:形容宴会的环境和菜肴都非常美好。 4. 大开口:这里可能指的是畅饮的情景
【注释】 1. 画堂春:本为词调名,后多用以指小曲。又名“满宫花”、“赏花时”。 2. 咏:吟哦歌咏。 3. 夜来喜子(qǐzǐ):即喜子花,一种花。 4. 窗纱:窗户上的帘幕。 5. 海棠嫁了梅花:指春去夏来,花开花谢。海棠与梅花都是春天的花朵,此处是说春尽夏至,花落花开。 6. 画堂扶下七香车:用典出自《西京杂记》卷三:“武帝女平阳公主新兴亭作行幄,高十余丈,以七香囊覆之。”此处用此典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全诗的内容,然后逐句进行赏析,最后结合题目的注释作答。 “渔家傲·京师元夜”是北宋词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京城元宵夜晚的繁华热闹景象,下片抒写作者对这种灯红酒绿的生活态度。“元夜六街聊散步”意为: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我漫步在繁华的大街上。“一天明月无纤雾”意为:皎洁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大地。“不见龙蟠师子舞”意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情感和赏析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赏析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诗句的意象、表现手法及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多思、多积累,培养自己的语感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本词上片写一位酒家女子来为词人斟酒,她不是乌衣巷的名妓,而是普通的红裙女。“接杯”二句,言该女子虽非贵介子弟之妻,但口才了得,善于应对;她对词人说
【注释】 炒了嫩鸡开老酒。乡村风味何曾有。边缺瓦盆谁道丑。闲谈久,主人更为加春韭。 风景看看寒食后。墙头生笋围如缶。见说养鹅求美妇。具肥牡。良辰再过倾三斗。 【赏析】 《渔家傲·饮田家》:词写农家生活情趣。上片先点出农家酒菜,接着描写农家的风俗习惯,最后以“主人”自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下片描写农家的景色,最后又以“主人”自比,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应是画眉太懒,“画眉太懒” 描述了女子因懒得梳理妆容而显得有些懒散。泪滴春衫都满,“泪滴春衫” 与 “都满” 两个词汇描绘了女子因思念之情而泪滴满面的悲苦形象。向抱欲相亲,“向抱欲相亲” 表达了女子想要靠近对方却不敢直视对方的情感复杂性。 诗中还多次出现“怯回身”和“几载荡精销魄”等词汇,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还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即女子对于爱情的恐惧和犹豫。在古代
【注释】 江豚:指鲤鱼。上盘时:游至水面,准备觅食时。桃花:这里泛指春天的桃花。竹外枝枝:形容桃花繁盛。蒌蒿:一种水生植物。嫩芦肥:蒌蒿长势旺盛,茎叶肥大。绿蚁:用绿头巾包着米酒,形如蚂蚁。双眉:指女子的眉毛。 【赏析】 《画堂春·有赠》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词作。此词以咏物为主,借对桃花竹外和蒌蒿满地的赞美,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与祝愿。全词语言明快,风格清新自然。 上片起首二句写景
【注释】: 1. 画堂春:词牌名,又名“满庭芳”、“喜迁莺”等。 2. 小院:指庭院。 3. 扫过残霜见青苔:扫过残霜,即扫过残留的雪,见到青苔。 4. 何人小立香阶:是谁在香炉旁的小台阶上站着? 5. 枝头乾鹊喜晴晖:枝头上的喜鹊看到晴朗的阳光而高兴。 6. 应是人回:应该是有人回来了。 7. 小院谁敲绣户:小院子里谁在敲打着门。 8. 传言驿使东来:有人传话说东来的驿使。 9.